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完善对策 一、现代企业内部审计进展的现状分析 (一)内部审计认识 “监督”和“导向”是当前很多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标准,甚至将内部审计和会计部门的职能混为一谈。实际上,企业内部审计的进展,源自于国家审计力量的支持和推动,前者代表后者监督本企业的经济活动。然而,企业内部审计过于倚重“监督”和“导向”的作用,必定会限制其审计功能的彰显。换句话说,假设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与会计部门混为一谈,意味着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为相同利益主体,此时内部设计必定丧失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地位,权威性也将大打折扣。总之,企业对内部审计认识的偏差,可能导致内部审计部门成为企业的附庸,对于一个有名无实的部门,企业自然不会积极主动去开展相关工作。 (二)企业控制环境 除了企业管理者是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内部审计控制环境的关键因素。在内部审计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同时深受企业文化、审计资源配置等的决定性影响。在企业文化方面,假设企业文化中,未能重点强调法律法规标准、道德法律规范前提等,容易影响企业对内部审计的看法,譬如企业员工的品行不够正直,在本职岗位上,没有良好的遵纪守法的纪律习惯,对于内部审计,可能会持有抵触的情绪,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内部审计工作会遇到诸多困难;审计资源配置方面,审计工作要有一定的人员、资金、信息等资源的支撑,否则其活动范围可能受限,而这一点,在目前诸多企业中并不罕见。 (三)内部审计职能 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一般在于核实、查证财务数据,集中在财务领域,譬如审查会计报表、账本、凭证等。在生产经营管理领域,尚未成为内部审计的重点,譬如企业审计投资项目时,审查重点为投资协议的完整性、投资收益的会计核算,至于投资方法、回报率、合作对象等,往往没有被纳入审计的范畴。笔者认为这种内部审计职能的界定范围,具有严重的局限性问题,亟待在内部审计进展中,予以针对性解决。 二、现代企业内部审计进展的完善对策 (一)确立内部审计方向 考虑到内部审计属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因此其主方向,可定为“服务于企业,助力企业完成进展的目标”。围绕该主方向,内部审计需要在企业的日常运营过程中,综合企业在组织、经营、人事等方面的力量,同时要求管理者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以严厉的评价和监督手段,在法律规范企业财务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行为的同时,为企业进展提供相应的服务。笔者建议,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