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环境设计感官式教学模式研究

环境设计感官式教学模式研究_第1页
环境设计感官式教学模式研究_第2页
环境设计感官式教学模式研究_第3页
环境设计感官式教学模式讨论 一、感官式教学模式的定义 该教学模式强调刺激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情感,并不是像以往那样将老师的感受给予学生,或者用老师的感官替代学生的感官感知世界,从而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做到“自在具足”,在作品中达到“心意呈现”。 二、感官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理念 环境设计专业包括室内设计和室外环境景观设计两个方面。环境设计以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协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旨在制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空间。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多是艺术特长生,对事物的认识偏向感性,对生活以及周边事物的观察细致入微,但是往往难以将感性认识转化为图示语言并在作品中达到“心意呈现”。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缺失设计思维,使设计沦为制图。感官式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如下: 1.激发学生的感官,促使其发现生活中的美以往的教育模式是由老师告知学生生活中的美,而并非学生凭借自己的感官挖掘周边事物的美,这样就导致学生欠缺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缺乏设计思维。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的感官感受,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其深化挖掘生活中的细节,寻找并记录生活中的设计元素。 2.将现实美提升为艺术美,并应用于环境设计中环境设计专业感官式教学要求学生将生活中的设计元素高度提炼为设计艺术语言,结合空间中的各个要素,正确运用于环境设计中。 三、感官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1.功能构建 笔者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提出感官式教学模式改革。感官式教学以“两点一线”为模式,充分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活动轨迹,即从一个空间到另一空间的过程,使其通过感官捕捉周围的事物从而产生情感碰撞。这个过程可以是学生早晨起来去教室上课,也可以是从教室去食堂吃饭。在该运动过程中,学生运用自己的双眼发掘有意义或者有趣的事物,并用摄影、文字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再通过艺术加工以图示语言表达出来,并在之后的设计过程中进行应用,转化成设计语言。该教学模式的功能构建如图 1。 2.教学实践 以某教学楼前铺装改造为例,设计要求紧扣校园文化主题,注重图案化的表达,凸显设计的内涵。图 2 为学生作业。第一,“两点一线”的选择。任选“两点”,以清晨从宿舍来教室上课为例,学生由寝室途径梧桐林荫道至第一教学楼,观测对象可为其中任一环节中的物质。《诗经》中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栖梧桐”能很好地表达校园主题文化。因此,将观察对象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