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控制措施1、临时工程环保水保控制措施临时工程与设施是永久性工程实施的基础和保障,永久性工程完工后应移去、拆除,其所占用的区域应进行清理、复耕恢复原貌。鉴于临时工程多数位于路线围以外,工程完工后易出现匆忙撤场,对所占用区域的清理不够彻底,恢复原貌较难,对周边环境影响和破坏是比较明显的,因此必须从严控制。应按不同的类型和需要,对临时工程与施进行优化设计,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没有监理工程师的审批,不得在现场开始进行任何临时工程的施工。各种临时工程开工前,应取得当地有关管理部门与其他当事人的同意,并取得书面协议。并按监理程序要求。在林区修建筑进入施工现场的临时道路,应注意生态保护,尽可能并不砍或少砍树木。当永久性工程完工后,应对临时道路进行清理,通过植树等措施恢复原貌。在施工现场搭设的临时工棚等,除应满足安全要求外,应尽可能选择植被较少且容易恢复原貌的地点。弃土场进行详细设计,设置必要的防护、环保设施,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先施工防护设施,然后才能弃土。弃土完后,应进行地表绿化美化,力争与原地貌保持一致。取土场应尽可能设在视线以外的隐蔽处,以减少工程完工后因植被差异或裸露而带来的不和谐。当永久性工程完工后,应要求施工班组移去、拆除和处理好全部临时工程与设施,并将临时工程所占用的区域进行清理、复耕和恢复原地貌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如临时工程所占用区域的清理或恢复原貌工作不能令监理工程师满意,项目部应当无条件按要求执行。1.1 便道工程环保水保措施本项目便道共约 2km 左右,主要是北乐原隧道施工运输通道。考虑到环境保护,为保护既有耕地,路基涵洞施工便道没有在线外进行临时征地。便道的设计原则为:少占农田、碎石铺面、洒水降尘。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基本在红线围,在非要在红线围外的,以尽量少占良田为原则。本工程便道环保的主要措施如下:(1) 在施工前期做好施工现场的调查工作,充分了解便道周边的水文与地址情况,在场地布置中依据调查资料结合设计图纸、文件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布置。(2) 对于临时便道的修建,尽可能利用原有道路,对其进行加宽整平,使其路面宽敞、顺通。并结合具体情况修设路边排水设施,做到雨天路面不积水,同时道路排水通畅,不致冲入农田。(3) 配备洒水车,常常对便道进行洒水,保持便道洁净,做到晴天不扬尘,防止扬尘对周遍环境的污染。(4) 隧道施工便道铺设不小于 30cm 碎石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