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建设经营模式讨论 小城镇是城乡进展的重要纽带,建设进展好小城镇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特色小镇建设正是关键着力点。自 2024 年浙江省首次提出特色小镇概念,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的两批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各地关于特色小镇的经营有诸多探究和实践,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是特色小镇建设的经营模式尚不完善:部分特色小镇进展主要依靠政府,未能充分调动市场力量参加进来,进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而讨论特色小镇的经营模式,再推而广之,是又好又快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的必定要求。当前关于特色小镇的讨论甚多,但与经营模式相关的讨论较少。齐拴禄等(2024)认为,特色小镇的运营来自于其运营理念的转变。一是运营主体的转变,从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二是运营客体的转变,从土地为重转变为产业为重;三是收益模式的转变,从土地收益转变为综合收益。在商业模式上,特色小镇收益主要来自于土地收益、房产二级开发、城镇建设、产业项目与产业链整合等几个方面。宋家宁等(2024)认为应该依托资本对特色小镇进行整体运营。通过引入第三方主体形成一体化的运营平台,结合不同专业机构的优势,从战略规划层面实现特色小镇的整体打造。一方面,实行 PPP 运营模式,以企业为主导形成相关引导基金、引入相关政策资金,形成新型城镇化建设基金;另一方面,联合规划设计、产业运营商、建设运营商形成联合体与地方政府签订合同,从建设、运营、管理等全流程进行特色小镇打造。当前我国已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谢海生等(2024)总结了新时代特色小镇的成功要素,成功的特色小镇普遍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模式。本文在理论讨论和案例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出经营模式的内容包括界定参加主体,归纳经营内容,梳理典型模式,分析收益来源和推断进展趋势五部分。 1 界定参加主体 特色小镇是聚合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的空间与平台,政府资源利用小镇这个特有的空间载体与市场资源实现充分的协同合作。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参加主体主要有政府、企业和居民。1.1 政府对于政府来说,特色小镇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城乡统筹进展的重要平台,它能有效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政府的主要工作有:制定城镇进展规划,进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产业,提供各项公共服务等。结合市场规律和政府工作特点,开展经营工作,形成有效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