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时代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育 摘要:在集智能、先进、互联网三位为一体的物联时代,物联网连接着一切,必将推动高等教育的迅速进展和转型升级。独立学院应利用协同创新机制,将现代企业的管理应用型人才需求以综合实训的形式来完成对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育,全面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链接。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物联时代的管理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提出独立学院培育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具体途径,有利于增强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适应现代社会进展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物联网;管理应用型人才;协同创新 一、前言 物联网的快速兴起与应用正在引发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这就需要高等院校能够提供更有深度的内容和服务、更具差异化的教学和更加人性化的服务。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转型时期凭借其母体院校的教育资源和民办机制的优势而迅速成长起来的三本院校,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现实载体。集智能、先进、互联网三位为一体的物联网正凭借着移动终端的多样化、智能终端的普及、后台云计算及大数据的能力,重构了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以及生产、经营、融资模式,企业与外部的协同交叉,实现了产业间的融合与产业生态的协同进展。[1]基于物联网的技术特点,独立学院可以充分利用协同创新机制,将现代企业的管理应用型人才需求以综合实训的形式来完成对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育,全面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链接,[2]使学生能够主动适应社会进展和现代企业的进展需要。不过与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相对薄弱,但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独立学院在管理应用型人才培育目标上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避开与母体学校的培育目标类似;应着重培育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独立学院在物联网时代对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育不仅要能够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要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其量身打造物联网知识结构图,以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并形成良好的物联网思维,最终使学生能够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去,进而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而在现有的独立学院人才培育模式下,学院为社会输入的管理应用型人才存在着仅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僵化的思维模式等弊端,企业方面则存在还要花费更多的资金和时间以及更长的周期去培育一个真正适合本企业的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尴尬局面。而在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