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牛顿第三定律》教案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探究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3.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异同.4.能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问题.5.培育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直接给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猜想,最终由学生自主进行相应的探究活动,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牛顿第三定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育学生观察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间的关系,学会从实验中总结出相关结论的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会物理学讨论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育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有关的物理学问题,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教学重点 认识并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教学难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平衡力的关系的区别.教学方法 探究式、讨论式、互动式.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师 问题一:什么是力?生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师 生活中物体对物体作用的例子很常见,可以看看下面的视频:推动新课师 既然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那么它们之间会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实际中的例子去探讨。二、探究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1 )冰面上互推;( 2 ) 用 鸡 蛋 敲 瓦片;( 3 )手拉弹簧;( 4 )磁铁互吸;( 5 )船上互推。师用课件展示以下实验:这些实验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这个物体同样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我们把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力分别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两弹簧秤给对方的拉力始终变化相同(同时变大或变小),且数值大小相等 ,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有:( 1 )大小相等(等值)( 2 )方向相反(反向)( 3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共线)师 用课件展示实验两只弹簧秤相互对拉( 注 意 : 用 力 逐 渐 增大 ) ,观察两弹簧秤形变的方向及两弹簧秤读数的变化 . 如图 3-6-4 所示 .3-6-4 师 介绍实验名称(两弹簧秤互拉)、器材(两弹簧秤)、步骤(固定其中一把,用力拉另外一把,留意两拉力的大小,方向情况),小组做完实验,要进行总结,并与别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