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病的诊断与防治防疫制度牛羊养殖规模在最近十年来,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这给疫病的防治带来不少压力;加之牛羊的跨省、跨国引种转运等因素,导致牛羊的流行疾病不断增加。所以,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对保证牛羊养殖的健康进展尤为重要。在养殖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思想高度重视,树立“防重于治,防治集合”的观念由于养殖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和增加,应运用科学的养殖方法,建立健全防疫规程,而不应存在侥幸心理,忽视防疫,以免后悔莫与。二、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流行1、养殖场选址要求:养殖场赢原理其他养殖场所、工厂、交通要道与居民区和公共场所 1000 米以上,避开屠宰厂、畜产品加工厂、立即和污水处理场所2000 米以上。选择地势平坦、向阳、水源充足、清洁、通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地方,尤其应尽量选择在未发生过传染病的区域。养殖场的建设应选择便于清洁和消毒的材料,以便日常的消毒,并建立良好的粪便排污和处理体系,以做到排污环保化。2、引进优良徐忠,坚持自繁自养:尽量从无疫病区域或国家引进优良的种畜,严格执行引进程序和检疫措施,储备优良的种公畜和母畜,坚持自繁自养,改良品种,减少疫病传入。3、科学配置日粮:依据饲养的不同生长阶段和饲养目的(乳用、肉用),合理科学配制饲料,满足营养需求,防止营养物质的缺乏或不足,增强动物的抵抗能力,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营养代性疾病的发生。4、严格执行养殖场出入管理制度,做好饲养场地与周边环境的卫生消毒工作:养殖场应建立严格的出入制度,养殖场进出口处应设立车辆消毒池和人员消毒室。进出车辆和人员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每天对牛羊舍与运动场进行清扫,并将粪便进行堆积发酵等无害化处理。定期对饲舍、运动场地与环境用10%-20%的石灰乳、10%的漂白粉或 2%的氢氧化钠进行消毒。疫病流行期,每周可进行 1-2 次环境消毒。产房应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分别进行消毒处理。5、定期驱虫:每年春秋两季定期驱虫,减少寄生虫疾病的发生。6、加强饲养和饮水管理,防止霉变或毒物中毒:应安排专人从事饲料和饮水的管理,防治饲料霉变和饮水污染等,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三、做好动物的免疫接种计划应根据当地疫病情况,建立健全免疫接种计划,并每年春秋两季进行两病(布病和结核病)筛查。四、建立疫病突发突发应急机制,加强病死动物的隔离盒处理管理,防治疫情的扩散建立疫病突发应急机制,根据疫病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