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教育案例对管理的意义 一、案例分析 该生由于中学时父母帮其转校,从普通中学的一般学生变成重点中学里成绩较差的学生,学习跟不上,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加之缺乏父母的关爱,该生已由心理上的孤独冷漠感,逐渐进展到自暴自弃,并外显出一些过激行为。我觉得应从消除他的心结入手,帮助他通过新的学习生活,逐渐重新感知、认知和把握自己,才能纠正他原来消极的想法,才能让他走出误区,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 二、实行措施 第一,作为辅导员我通过主动与他谈心,以爱心和耐心关怀他、了解他、帮助他,首先与他建立师生间相互信任的心理基础。我给他灌输这样一种观点:以前父母为你选好学校也是想让你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本意上是好的。任何人年轻的时候都走过弯路,以前学习不好不代表进入大学后就学不好,只要仔细努力学,大学里的专业知识是能够学好的。通过多次接触,由最初的消极抵触到后来的相知互信,我们之间建立起了较为稳固的师生情感。 第二,发动周围同学都来积极帮助他,有集体活动时主动邀请他加入,帮助他走出“与世隔绝”的误区,用各种方法建立他的自信心,增进他与其他学生之间的情感,提高他对周围环境的关注热情。大一上学期,他在班里就像个隐形人,对各项班级活动漠不关怀。但我发现他的电脑水平很好,做 PPT 简洁美观,编辑的视频也很好看。于是就安排他负责每期主题班会材料的收集、整理和PPT 制作,并及时和同学们一起肯定他的努力,他感觉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了认可,内心有了充实感。慢慢地,他开始接近同学,班级的同学也跟他逐渐熟络起来,同时,他的集体观念和班级荣誉感也不断增强。 第三,帮助他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我多次打电话跟他父母沟通,我的诚心得到了他父母的认同,我与他们达成了共识。要家长跟学校密切联系起来,对他多表扬少批判,多鼓舞少指责,尽量为他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修复其心理伤痕,弥补他内心的失落感。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一次家访。对于我的到来,景××同学非常意外,甚至还带有一些警觉心理。我没有讲他的不足之处,而是出乎意料地在他父母面前大谈其这个学期的变化和进步,并在某些细节有一些夸张,这个方法似乎很受用。最后,他父母也在我们面前反思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并进行自我批判,表示今后会好好的关怀孩子,做一对称职的父母。这时,景××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第一次在我面前流泪了。回到学校后,我与他一起制订了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