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漫谈家庭的现代性挑战及其道德应对

漫谈家庭的现代性挑战及其道德应对_第1页
漫谈家庭的现代性挑战及其道德应对_第2页
漫谈家庭的现代性挑战及其道德应对_第3页
漫谈家庭的现代性挑战及其道德应对 摘要:由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一定程度上的同构关系,我国社会处于现代化转型期面临的道德失范等问题既折射在家庭之中,又可能被家庭教育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可经由关怀、民主和智慧3 种路径,实现私域对公域的积极推动。家庭关怀应重视儿童当下和未来的真实需要,包括自理、自治、学会关怀的需要;家庭民主的主要践行方式是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差异性、选择权、人格尊严;道德智慧的生成需要重视其情境性、反思性、实践性。促进儿童道德养成的家庭教育有助于以关怀破解道德冷漠、以民主平等促和谐、以智慧的慎思防止盲从而致的道德失范行为,从而使社会以较低成本加速实现成熟的现代性。 关键词:私人领域;关怀;民主;智慧 社会科学具有重视公共领域的讨论传统。内尔·诺丁斯指出:“自柏拉图以降,哲学界一直遵循的惯例是先描述一个理想国或最佳国家,然后考察家与家庭对于建构这种国家所能起到的支持作用。”随着此理路讨论的深化,许多学者日益发现偏于重视此领域具有不完备性,因而将思考的触角拓展至私人领域。诺丁斯便将立足点置于家庭讨论以及源于私人领域的关怀关系,然后延伸考察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政策[1]。戴维·黑尔德指出:“正式民主制度的常规很像良好个人关系中的常规”———人人平等,分享话语权,公开讨论问题,摒弃暴力,重视对话和自治[2]。吉登斯高度认同黑尔德的观点,指出“推动个人自主权和日常生活中的自尊,应视作与公共领域中的法律和其它自由同等重要的一项政治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这是那些自由的条件。”[2](P113)上述视域拓展符应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客观存在的互动,符合人的成长历程,揭示了家庭和社会深刻的同构关系。 如何实现当代社会科学所希冀的私人领域的社会功能、社会责任?这关涉到家庭面临的现代性挑战。我国社会正处于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之中,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既折射在家庭之中,又可能被家庭教育所强化。黑格尔曾论述过亲子教育承载着重要的家庭伦理功能。传统社会中的亲子教育主要满足于“保证孩子存活、促进其成长、培育能被外界接受或认可的孩子。”[3]“可被社会接受”关涉的是个体对社会的顺应,而在加速变迁的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的未来性尤其突出。结合有关学科的学理指向,这种未来性在家庭教育的伦理层面至少可以具体化为关怀、民主和智慧三种路径。关怀是当代伦理学的一大新兴主题;民主作为现代德目的重要性已被托克维尔、杜威等人充分揭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津创媒+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交流文创,小店资料希望满足您的需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