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珐琅瓷图案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主要对清代珐琅瓷图案进行了深化的诠释,分析了清代珐琅瓷图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应用的功能和意义。探讨目前室内设计领域是如何使用清代珐琅瓷图案,出现的形式和问题。论证了清代珐琅瓷图案的现代室内设计形式不仅是形式上的表达,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提出了清代珐琅瓷图案应当在深化发掘,改革创新,充分的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去,以适应当前时代的潮流,必须以开放性去提升清代珐琅瓷图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的价值,不断加强对清代珐琅瓷图案准确运用的概念,并要正确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以及阐述自己的一些个人观点和意见。 关键词:清代珐琅瓷图案;室内设计风格;审美价值;应用价值 一、清代珐琅彩的介绍 (一)清代珐琅瓷的概念与历史由来 珐琅瓷又称作瓷胎画珐琅,后改称珐琅彩瓷器,是釉上彩瓷的一种。瓷画珐琅彩是铜胎画珐琅器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主要技法是将铜胎画珐琅的方法移植到瓷胎上。珐琅瓷所使用的白瓷胎制于景德镇,所绘图样则需经皇帝钦定,才能够画到瓷器上。又因其制作精致,用色艳丽,因此主要垄断在宫廷内,供皇室贵族赏玩,或赐给大臣。铜胎画珐琅初始与唐代,盛行至清代,然而由于清康熙时期铜量不足,因此由皇帝授意,开始制作瓷胎画珐琅。在康熙盛世,有足够的国力去进展艺术,在皇帝支持下,在广州和北京内廷开始讨论烧制画珐琅,康熙五十八年的时候,产生了瓷胎画珐琅,但直到康熙末期,由于制作技术的原因,瓷胎画珐琅依旧没有制作成熟。雍正时期,皇帝对艺术的进展力度于康熙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制瓷技术取得了各个方面的进步。雍正甚至亲自参加设计和制作,并且加强了对制瓷匠人的关怀,在他的督促与支持下,这个时期的珐琅瓷达到了鼎盛,乃至在目前的瓷器拍卖市场上,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乾隆时期,珐琅器的进展偏向创意和各种类型的器具,种类大致有仿铜器、宗教用器皿、日常用具、文具、灯具、如意、鼻烟壶、镜子、钟表、班指、指甲套等等,至今在台北故宫博物馆仍有大量陈列。 (二)清代珐琅彩的特点 康熙时期处于珐琅瓷的研制时期,所用瓷胎里有釉而外无釉,器形单一,图案规矩。且重用黄色,以凸显皇家气度,其余多出现红、绿、黄白等色。画面注重图案,布局合理对称,偏向工笔重彩表现,但更多的是以装饰画为主。而且色彩、图案都仿照当时的铜胎画珐琅。图案题材主要是表现力吉祥寓意的花卉等,有花而无鸟是当时康熙珐琅瓷的一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