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项目申报书课程名称: 程序设计根底课程学分: 1.5课程代码: 1603613702课程类型: 专业教育课建立单位: 填 写 说 明 和 要 求一、请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容。二、表格各栏目大小必要时可根据容进展调整。三、本表须经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签署明确意见,并加盖公章前方可报送。四、本表一式三份,电子版和纸质版须完全一致,交课程归属的学院初审,以学院为单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教务处。3.课程情况1.课程建立根底〔目前本课程的开设情况,开设时间、年限、授课对象、授课人数,以及现有教学资源情况〕程序设计根底课程目前是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卫生信息化〕,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医学影像技术和医学检测技术等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本课程是从不同专业建立开场开设该课程,授课人数与每个年级每个专业的所拥有的人数一致,每学期大约在 100 人左右〔年级不同人数不同〕。教学资源方面有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信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的老师组成共同备课,机房有 200 台计算机可供上机实验时使用。2.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希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养方面到达的目标〕 《程序设计根底》这门课程主要是培育学生的计算机逻辑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计算机的程序设计根底知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逻辑思维,并且能够将这种计算的逻辑思维运用到本专业的学习中,同时也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自主学习习惯,具体课程教学目标主要表达在如下三个方面:知识目标: 《程序设计根底》需要掌握程序设计的根底语法和根本语句,同时需要程序设计思想和编程的方法,其主要是掌握学习前人总结的已有的知识。能力目标: 《程序设计根底》需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运用该课程所学的知识快速有效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自己特有解决问题的思路〔计算机的逻辑思维形成〕。素养目标: 《程序设计根底》需要掌握制造解决问题的思路〔创新思想素养〕,通过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以及具体工程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方法的训练,需要学生最终到达通过已学习知识,能够自身通过读,写,查等根本学习技能学习到未学的知识,具备举一反三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将计算机逻辑思维方法运用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解决问题创新思想素养。4. 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本课程采纳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的设计方案,包括在线学习资源建立、课外学时分配、课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