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淡新档案在法律史研究上的运用

淡新档案在法律史研究上的运用_第1页
淡新档案在法律史研究上的运用_第2页
淡新档案在法律史研究上的运用_第3页
—淡新檔案在法律史讨论上的運用以台大法律學院師生為例王泰升、堯嘉寧、陳韻如*一、 緒言「淡新檔案」如今已是台灣史學界無人不知的珍貴史料,相關的讨论成果,不勝枚舉。此一檔案,既首先由法學者依其學術背景而加以整理,並運用於「法學」讨论,則追溯其整編過程及初期的讨论成果,對於進一步認識這份經重新編列之史料的性質,應有所幫助。其後,隨著淡新檔案流傳至國外,又有其他國家、其他學科訓練背景的讨论者,延續地討論這些與該檔案相關的法律○議題。約自一九九年代以後,台灣學術界再次參與討論。當然台灣歷史科系的讨论者,亦有發表與淡新檔案有關的法律史論著(參見後述),但限於時間以及本文作者的熟悉程度,以下將以法律科系的讨论成果為考察對象。而法律科系又以台大法律學院師生,對這些議題最感興趣,也是當初整理淡新檔案的學術單位,故把討論重心置於台大法律學院,不過仍將詳述其擬與之對話的各國學者觀點,以呈現整個學界運用淡新檔案為法律史讨论之全貌。本文仍以介紹既有學說或論點為主,並不對所有可討論的議題皆發表意見。且作者之一的王泰升任教於台大法律學院,其他兩位作者,即堯嘉寧與陳韻如則係該院法研所學生,1 故在此所提出的「本文看法」,無非是我們三人,以及其他多位曾參與淡新檔案讨论的學生們,在閱讀原檔後,經相互切磋所獲致的共同看法。未來,個別的讨论者,各就其所專攻的議題,皆有可能推陳出新,提出更精闢、更具說服力的論證。這也是台大法律學院法律史讨论團隊,不自我設限的基本態度。二、 淡新檔案的整理與初期的運用狀況 本文有一部份曾發表於「法史學的傳承、方法與趨向-戴炎輝先生九五冥誕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法學院基礎法學中心等主辦,2024 年 11 月 29-30 日,台北:台灣大學法律學院。但在此係專就「淡新檔案」這份史料,記述其在法律史讨论上的既有論著與觀點,與該文之以論述戴炎輝教授讨论業績與思想為重心,有所不同。** 王泰升為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堯嘉寧、陳韻如為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研所碩士生。1 堯嘉寧目前以交換學生的身份於日本北海道大學法學部學習,而陳韻如則同時在中研院臺灣史讨论所籌備處擔任訪問學員。(一)戴炎輝與淡新檔案的整理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後,接收原「臺北帝國大學」、並更改校名的「國立台灣大學」,承繼了一批原名為「臺灣文書」史料。這份包括清治末期台灣淡水廳、台北府、新竹縣文書的史料,在十九世紀末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