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类课程课堂管理讨论 一、问题的提出 自媒体,We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法律规范性及非法律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1]在互联网+愈发多元化的今日,博客、微博、微信、贴吧、论坛已成为人们猎取信息资源的主要场所,而其中的每一个账号,都像一个小小的媒体,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信息、观点、态度便汇入了互联网的比特之海[1]。高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层次决定他们当然的成为了自媒体的生力军。课堂教学中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信息极有可能成为他们对外发布的重点,甚至可能通过实时的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进行传播;对于所见的帖子、微博、新闻,学生也可能应用课堂所学来表达观点和态度。知识掌握的片面化及表达方式的激进性,易导致学生自媒体传播出的课堂教学内容出现诸多潜在问题。加之,空保专业课程以行业实践为导向,课程内容中所涉案例及实操方案均不宜公开传播。因此,讨论自媒体时代空保专业课程的课堂管理策略,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培育学生鉴别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拟以“危害空防安全行为处置”课为实验课,以某高校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专业 2024 级 7 个行政班为实验班,展开讨论[2]。 二、空保专业学生自媒体应用数据调查分析 (一)调查样本选择及方法。本文采纳了定量讨论和定性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时间跨度从 2024 年 9 月至 2024 年 5 月。对于空保专业 2024 级学生在学习“危害空防安全行为处置”课程期间使用自媒体公开发布的内容进行随机抽样基础上的普查和问卷调查。鉴于学生反映目前自媒体应用集中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两个社交 APP中,所以我们此次调查集中于此。调查方法一:以 7 个班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法二:以 7 个班级学生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为抽样框,根据学号尾号为 7 进行等距抽样符合调查讨论的一般规律和标准,可以进行数据分析。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推论价值。问卷形式如表 1。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与数据分析,反(注:此处已获所有被试学生同意,且发布内容全部所有人可见,不存在隐私侵犯问题),共抽样 35 份。然后对这 35 位同学在此时间内的所有自媒体发布进行普查。并以这 35 位同学为初次访谈对象,以了解其所在班级其他同学是否有在此时间区间内发布过课程相关内容;调查方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