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工程人力资源本土化讨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和我国工程建筑行业的快速进展,我国工程建筑企业加快了迈出国门的脚步,并逐渐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总体而言,我国工程建筑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依旧有待提升,工程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方面,海外工程项目远离祖国,且施工过程中的不定因素较多,施工生产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要素不可能完全依靠国内供给;另一方面,东道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条件复杂,与国内有着巨大差异,若不能充分适应当地市场并有效地调动和利用当地的各类资源,往往会对项目的实施造成阻碍和困难,甚至会影响到合同的履行。因此,我国工程建筑企业急需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从而融入当地市场并有效解决因“水土不服”而带来的种种问题。而实施人力资源本土化策略正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 一、人力资源本土化概述 本土化策略是跨国企业在国际化程度进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进展要求,也是跨国企业在境外为了获得一定的市场和地区优势而进行的企业战略。本土化的实质就是跨国企业在东道国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将生产、人力、管理、营销等要素融入到当地经济中的一个过程。对于进展海外市场的施工建筑企业而言,东道国的市场环境并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变,只有尽可能地适应它、融入它,才有可能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和持续进展的能力。人力资源在企业的众多资源当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人才进行重复开发和合理配置及运用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而实施人力资源本土化也是跨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和本土化战略的重中之重。人力资源本土化要求企业尽量在当地雇佣员工和管理者,减少母国外派人员,并给予当地管理者决策自主的权利。它是跨国公司为了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所实行的战略,通过利用当地人力资源的优势,帮助其迎合本土化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占领本地市场,猎取竞争优势。 二、人力资源本土化的必要性 1.降低跨国经营成本。施工建筑行业与一般制造业相比,其自动化程度较低,在人员的投入上也更为密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展,我国劳动力在价格上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此外,无论是管理技术人员亦或是普通操作人员,施工企业从母国外派员工到海外项目,除了支付其工资外,还需支付国外工作津贴及补贴、交通费、签证费、保险费等额外的费用,这无疑为施工企业在国外市场的经营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而通过雇佣工资水平大大低于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