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调查方法实习指导书刘洪生 编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一 海上调查实践的意义和目的(一)海上调查实践的意义海洋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从科学角度来看,许多重大发现都是从观测中得来的。从现实情况来看,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权益、国土安全、减灾防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又无不与海洋监测密切相连。特别是随着海洋科学的进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以空基、船基、陆基、海床基、自持自航设备等三维立体观测系统进行多学科、多参数高时空分辨率、长时间序列的同步观测为基础,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可靠数据的猎取是讨论成果溶入国际主流、建立世界一流独树一帜的理论学说的前提。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海洋事业蒸蒸日上,需要大量全面进展的海洋科技人才,因此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意义重大。(二)近海海上调查实践的目的海上实践的目的主要是要求本科生,了解海洋科学讨论数据猎取、分析的全过程,掌握部分观测仪器的使用要领,通过对海洋现象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海洋科学理论的理解,锻炼意志,培育学生认识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今后更好地从事海洋讨论、海洋管理、环境保护等工作打好基础。近海海洋调查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很少有专用的调查船,往往在讨论海域当地租用渔船或其他船只,因此存在着仪器需要临时安装固定,电源不匹配,不能有良好的工作、休息条件等。需要调查的组织者、参加者有很好的动手、动脑以及与人协调的能力,通过本调查时间希望让学生能够对此有所体验。二 海上观测全过程在海洋调查之前首先要制定好调查大纲和调查计划。调查大纲中要明确指出调查的目的和任务、调查海区、调查的内容、调查断面的布设、调查的日期和方法、信息资料的提供形式和经费估算等。(一)调查大纲的制订(1) 事前尽可能收集该海区已有的资料,如过去调查的计划和报告、历史观测资料、有关的论文、文献和档案等。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了解调查海域的环境特征、各海洋要素的分布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潮汐、潮流、波浪、温盐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层化特征锋面特征等)、前人讨论的深化程度、新老任务的相关程度等,以便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经济、合理且又科学的调查大纲。(2) 在调查大纲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它主要包括调查断面的位置、各观测站的位置、观测项目、观测层次、航行路线、具体的调查日期等。根据物理现象的时空特征和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确定观测的时空分辨率和调查项目,布设站位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