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人运动与营养的相关搭配论文 【摘要】人口老龄化已为我国一个严重的话,而伴随老年人的癌症、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病率较高,严重的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老年人的运动与营养至关重要,本文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出发,分析了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及所需营养以及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老年人;代谢及生理功能;运动;营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越来越注意自身的身体健康,而运动与营养是提高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不仅心肺功能降低,而且运动器官也逐渐衰退,如肌肉萎缩,兴奋性降低,速度减慢,骨质松脆等。另外老年人听觉、视觉、触觉、平衡器官功能也减退,表现为反应缓慢,灵敏度低,协调性差。因此,应当重视老年人的运动和营养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一、老年人代谢及生理功能变化 1、人体组成成分随衰老而发生缓慢变化。人体的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蛋白质和脂肪,前三项称为瘦组织,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脂肪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脂肪在体内分布也在改变,更多地分布在腹部及内脏器官周围。许多老年人并不一定比年轻时胖,但大多老年人都会发现自己局部胖了,即腰围、腹围增加了。 2、代谢功能改变—基础代谢率下降、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人体在生命过程中常常不断地变化,新的组织不断形成,旧的分解,这就是新陈代谢。基础代谢是指在静卧状态下,在适宜的气温环境中为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需消耗的能量,单位时间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医学上常用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作为观察新陈代谢的指标之一。基础代谢率下降,加之老年人体力活动量减少,结果是能量消耗减少。 3、中老年人骨的无机盐含量下降,导致骨密度降低。一般在 30 岁~40 岁时人体的骨密度达到峰值,以后随年龄增高逐年下降,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绝经期妇女更是严重。 4、消化系统的变化,如牙齿松动、脱落,会影响食物咀嚼。舌上味蕾减少,使老年人味觉明显减退,对甜、咸味都不敏感。老年人胃酸分泌不足,各种消化酶活性下降,影响对食物的水解及消化。将导致各种营养素的吸收率降低。肠蠕动缓慢,易患便秘,同时增加了有害物质在肠内停留时间。 5、心血管系统功能变化,由于老年人心肌细胞内有脂褐质集聚,胶原和纤维增多等导致心肌细胞功能减退,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不能承担过重的体力活动,又因血管硬化,中老年人易患高血压,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