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当好领导干部之我见平塘县政法委 毛启勇领导干部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小康社会建设雄伟目标的具体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其自身的素养、领导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各项建设的顺利进行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影响到党的形象和执政基础。党的十七大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胡锦涛同志曾多次强调:“要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贯彻科学进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务实创新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工程”。为此,积极探究提高领导干部素养和能力的方法与途径,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就此,本人结合 20 多年在不同岗位工作的一点体会和浅阅相关资料,就怎样当好领导干部与大家沟通。意在抛石引金,与之共勉,不足之处,请指正。一、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四种基本素养所谓素养,就是指一个人在先天禀赋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工作中常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人们一般把领导干部的素养分为政治思想素养、文化知识素养、道德品质素养和身体心理素养。(一) 思想政治素养思想政治素养是构成领导干部素养内容中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素养成分,是第一位的,它比其他任何领导素养都重要,是领导干部素养的核心。它决定着领导干部所从事的领导活动的性质。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养主要有:系统学习、熟悉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指导自己的领导实践活动;能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理想和信念,时刻关怀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幻,关怀社会主义事业的进展进程,关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谋私利,廉洁奉公;献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艰苦奋斗,在困难、压力面前具有坚韧的进取心和坚韧性,能够百折不挠,奋发进取。思想政治素养在领导实践中的体现,重点表现为领导干部具有什么样的权力观、价值观、政绩观、进展观。一是正确的权力观。领导干部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提出的,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领导干部应正确地看待和运用权力。一方面,权力来自于宽阔群众,决策必须反映宽阔群众的根本利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