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位奇中心小学 王静叶圣曾说过:“教育无非是培育良好的习惯。〞倾听是一种能力,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人们猎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学好各门学科的根本功,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近两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发现学生的倾听能力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倾听动机不强;第二,倾听态度不端正,消极倾听;第三,倾听能力欠缺。从以上的问题中我们知道,小学生课堂产生倾听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应该针对倾听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从学生主体入手,活化课堂,通过制定相应的对策,将产生倾听误区的直接原因,制约倾听效率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争取建立一套完善的倾听策略培育体系,以到达课堂教学效率最优化。以下是我的培育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几点做法。1.激发学生的倾听动机〔1〕营造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听〞的兴趣,以细微的动作,和气的态度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距离。老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激趣,利用故事贯穿激趣,利用生活再现激趣〞等方法来激发调动起学生的倾听兴趣。〔2〕引导学生自主倾听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往往都爱听,因此老师设计教案时,既要考虑教材的特点,也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设计吸引学生,采纳新颖,实效,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2.培育学生积极的倾听态度〔1〕帮助学生树立倾听的观念由于小学生在课堂上不懂得尊重别人,爱打断别人的发言,缺乏一定的倾听意识,影响到课堂的学习效果。所以培育学生的倾听能力。要让学生明白“倾听〞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宁静地听,仔细地听,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也是学习的重要途径。〔2〕倾听前明确倾听目标多数小学生喜爱别人听自己说,而不愿耐心地去听别人说。当课堂上某一同学答复下列问题时,其他的大多数学生却在干别的事,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无事可做。因此,老师应该在提问某一同学时,同时给其他同学明确倾听目标,如“听后评一评他的发言〞,“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等目标指令性问题,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进而让他们有事可干,去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3〕引导教会学生倾听方法当其他同学发言时,要善于①听优点: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为自己树立学习的典范,培育说者的自信心;②听缺点:发现他人的缺乏之处,防止自己犯同样的错误,培育说者勇于承受他人劝告的勇气;③听异同:听差异不大的话语,比拟异同,大大提高学生听觉的灵敏度。3.强化训练学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