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兽医实验室管理 摘要:基层兽医实验室承担着本辖区内动物疫病监测、诊断、疫情预警、流行病学调查等任务,是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管理人员、有效的运行机制等原因,目前很多基层兽医实验室运行管理质量不高,检测能力不足,并且存在生物安全隐患。现根据基层实验室已有条件,对如何做好基层兽医实验管理提出对策建议,供相关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基层兽医实验室;管理;对策建议 随着畜牧业规模化迅速进展,动物大范围调运,使得动物疫病的传播越来越容易,疫病种类也越来越复杂,作为动物疫病诊断、监测技术支撑的基层兽医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根据金萍等[1]调查结果显示,基层兽医实验室普遍存在运行管理质量不高,检测能力不足,并且存在生物安全隐患等问题,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因此,加强基层兽医实验室管理,保障其有效运行,是相关主管部门和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现根据基层兽医实验室已有的条件提出对策建议,供相关人员参考。 1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 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依,是法律规范实验室管理的第一步。兽医实验室管理制度主要有:实验室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有毒有害试剂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定、样品接收、检测管理制度、实验记录、检测报告审核制度。制度要张贴上墙,一是方便工作人员学习,时刻提醒自己根据规定操作;二是方便参观考核实验室人员了解实验室的运行及管理;三可以使实验室看起来运行管理有序,增强服务群体对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实验室的制度要与当前实验室实际情况相适用,对于不适用的要及时修订。 2做好人员管理 基层兽医实验室由于编制限制,工作人员少,做不到专职专岗,岗位不固定、职责不明晰,导致很多细节工作没有做到位,秩序混乱,工作效率不高。当然人员少并不是做不好工作的理由,越是人员少越是应该做好人员的分工合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实验室应该设立总负责人,各项具体工作应该有固定人员负责,如试剂保存和设备管理、样品接收及检测、废弃物处理、检测报告和有关材料撰写等。同时,在专人专项负责的基础上,现有人员应该相互配合,既要做好本职工作,也要协助他人共同完成实验室的各项工作,这样才能避开推诿,使实验室运行有序。 3做好生物安全管理基层兽医实验室 一般为基础生物安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