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劳动与实现理想的办法 一、尊重劳动的历史进展 中国梦的产生有着特定的环境,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进展都为中国梦的提出和实现制造了条件,也给予中国梦以时代精神和历史使命。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兴盛皆成于实。农民、工人、军人、科学家、企业家等不同阶层在各自的劳动岗位上,通过辛勤劳动努力构筑起属于自己的中国梦空间,这一个个梦空间共同托举起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梦之厦。劳动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必定路径,在当今的社会历史环境下,拥有了更为清楚和坚定的脉络。曾几何时,封建制度下的劳动人民受尽压迫,统治阶级甚至将劳动者作为私有财产随意买卖,劳动甚至带有奴役的成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劳动人民实现了政治解放,翻身做了主人,这种深刻的制度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劳动人民的热情和积极性,制造出惊人的劳动生产率。然而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依靠行政命令配置劳动资源的做法,严重挫伤和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那种不许个人计较物质利益,压制个人在职业选择、工作目标、生活目标、家庭建设、财产积累等方面的自我设计和愿望,以共同理想取代个人理想的做法,与真正的尊重劳动仍然相悖甚远。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逐步走上了依靠市场配置劳动资源的道路,也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尊重劳动才得以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中国梦中关于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阐释之所以会引发无数国人的共鸣,也正是体现出广阔劳动者们对自身合理劳动权利的美好诉求。当前,改革的任务依旧艰巨,行业间、企业间、城乡间仍然存在一些壁垒,影响和阻碍着尊重劳动的充分实现,许多问题的解决亟待体制改革的深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劳动者的积极性将会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经济社会的进展速度也将会更快。劳动者就像蕴藏着无穷能量的宝藏,必将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展现波澜壮阔的推动力量。 二、尊重劳动的理论渊源 劳动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无比源泉,人世间的一切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劳动制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来的伟大成就无一不凝聚着广阔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是离不开全体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劳动体现着最淳朴的价值观,也传递着天地人同一的积极生态观。热爱劳动、辛勤劳动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以辛勤劳动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