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注意分配实验报告

注意分配实验报告_第1页
注意分配实验报告_第2页
注意分配实验报告_第3页
实验名称注意分配实验实验时间2024.9.7实验地点西南大学 23-313实验小组成员学号专业注意分配实验报告元方 16 级师班(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400715)摘要:本次实验的目的通过注意分配仪的操作,验证注意分配的可能性与条件,了解注意分配实验可用于讨论动作、学习的进程和疲劳现象。实验结果中,全班共 11 组,其中 10组数据有效,且被试均有部分注意分配值,Q 值最高的是第 9 组 Q=0.871,最低的是第 5组 Q=0.599,全班平均 Q 值为 Q=0.698。本组被试在两组实验中,任务自动化程度提高,但被试的注意分配值下降了。关键词:注意分配 注意资源 感觉通道1 引言注意分配是指人们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的时候,能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对注意进行分配是有条件的,它与并行操作的工作性质有关,要求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或自动化程度。注意分配也与刺激的性质有关。通常人们在不同的感觉道之间分配注意,如边听边写、边吃边看、边走边说等。若有两种任务要求用一类心理操作来完成,则会出现注意分配的困难,至少其中一方面的活动会受影响。注意分配的能力也因人而异。用实验方法可以测定个体的注意分配能力。当一个人同时做两件工作,他的注意分配量最高可以达到 100%,此时,同时进行两件工作的效率与分别单独做每种工作的效率相等;当注意分配仅为 50%时,一般就认为他并没有进行注意分配而是注意转移,即有时只干这一件工作,有时只干那一件工作。在 50%-100%之间表示有程度不同的注意分配能力。注意分配的能力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得到训练进展的。最初,对注意分配的讨论来源于心理学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丁.贾斯特罗和 w.b 凯恩尼斯发现一个人在一边用一只手快速的敲打时,能很快的加数目和阅读。另一位心理学家尔哈姆,记录了老师一边朗诵一首熟悉的诗,一边手写另一首熟悉诗的例子。1973 年,卡曼提出来资源限制理论。他把注意看作心理资源,认为 irend 心里资源总是有限的,有限的心里资源限制了个体同时操作不同的多种活动。此后,诺曼和博布罗进一步精确化了心理资源的概念。他们认为,对于两个同时进行的作业,因为对资源的总需求量超过中枢能量,而发生相互干扰,从而影响了个体有效地对两个活动的注意。积家在刺激、加工和反应的差异对注意分配的影响[1]中写道:“目前,心理学家对于注意资源持两种不同的观点:(1)‘一般任务资源理论’( task -general resources theory)。认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