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在于经验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在于经验_第1页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在于经验_第2页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在于经验_第3页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在于经验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在于经验.txt 我是天使,回不去天堂是因为体重的原因。别人装处,我只好装经验丰富。泡妞就像挂 qq,每天哄她 2 个小时,很快就可以太阳了。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 共同体外的共同体 ——读霍姆斯、苏力、杜威和时事有感 修鞋的大师还得靠穿鞋的告诉他哪儿磨脚。 ------杜威 1926 胡冉可 1.什么逻辑。谁的经验。 “ 法 律 的 生 命 不 在 于 逻 辑 , 而 在 于 经 验 。 ”(thelifeofthelawhasnotbeenlogic:ithasbeenexperience.) 霍姆斯大法官的这句名言固然简洁,却未必明了。 至少有两个问题可以问。什么逻辑。谁的经验。 紧跟在这句话后面,霍姆斯说。“就决定人们所应该遵守的规则来说,(人们)所感受到的时代之必需,流行的道德和政治学说,关于公共政策的直觉——无论是公开宣称的还是无意识里的,甚至还有法官和他周围人所共有的偏见,比三段论的作用更大。” 这 段 话 始 出 于 霍 姆 斯 对 一 部 合 同 法 案 例 选 的 书 评[14americanlawreview233,(1880),该案例选的作者是哈佛法学院创始人克立斯托弗.兰德尔。],后又出现于霍姆斯的巨著《普通法》。 十七年之后,霍姆斯做了一次著名讲演,该讲演后来以“ thepathofthelaw” , 《 法 律 之 道 》 为 题 流 传 于 世 。[oliverw.holmes,thepathofthelaw,110harvardlawreview991,(1997)]这篇《法律之道》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化地回答“什么逻辑。谁的经验。”。 《法律之道》在结构上大致分为两部份。第一部份讲律师应该把法律和道德区分开来。不仅如此,霍姆斯教导说:律师应该从“坏人”的视角出发,钻研法律,揣摩法官,然后指导客户如何避开法律的惩处。这里的“坏人”是合法的坏人,踩着法律边缘走的坏人。坏只是坏在道德上。这一部份和《法律共同体宣言》提倡的“道德不涉”有什么联系,自成话题,超出本文范围。第二部份讲法律的进展和经验及逻辑的关系。 《法律之道》的影响之大,并非是作为系统性的法哲学论文,而是由于其惊世骇俗的破坏性。它打击的是迷信逻辑的形式主义(formalism)法律思维。这里的形式主义不是指光做表面文章,而是指把法律当作欧式几何那样的封闭的演绎系统。 霍姆斯不留情面地嘲笑某知名法官声称自己不找到绝对正确的答案决不作判决。霍姆斯演讲的听众是当时--1897 年--到波士顿大学法学院庆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