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 品 计 量 员培 训 讲 义 容引言:培训的目的:为了加强各企事业单位的计量技术工作和提高计量管理水平,减少因计量发生的贸易损失和纠纷,保证计量的公正、准确、可靠和满意。第一部分:计量概述第一节计量工作简史自然界的一切现象、物体和物质,是通过一定的“量”来描述和体现的。人类为了生存和进展必须认识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因此就必须对各种“量”进行分析和确认,既要区重量的性质,又要确定其量值。而计量工作正是达到这种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从广义上说计量是对“量”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确认的过程。计量在历史上称为度量衡或权度,包括长度、容积、质量的计量,所用的主要器具是尺、斗、秤。随着生产力的进展和人类改善生活条件的客观需要,人类社会最早的计量器具--“度量衡”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度量衡的进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公元前221 年,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其他各诸侯国的度量衡制度,统一了度量衡。两千多年的历代封建王朝的度量衡制度,基本上都是沿用了制,直到 19 世纪中叶清朝末期,“米”制才正式传人我国。1792 年,法国天文学家德拉布里和麦卡恩对法国敦刻尔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之间的地球子午线长度进行了精确测量,确定了子午线的长度,再取其四千万分之一作为一米。与此同时,拉瓦锡尔等人也认真地测量了在温度 4℃时一立方分米的纯水质量,并定义为 1 千克,并用铂铱合金制做了米原器“阿希夫尺”和千克原器,于 1799 年 6 月 22 日保存于法国巴黎的国档案局里,又称做“档案局米”和“档案局千克”。1875 年 3 月.法国政府召集 20 个国家的政府代表与科学家参加的“米制外交会议”。同 年 5 月 20 日 由 17 个 国 家 的 代 表 正 式 签 署 了 “ 米 制 公 约 ” , 设 立 了 国 际 计 量 局(BIPM)。当时长度单位“米”的定义是:“在 0℃时,米尺左右两端光滑面上,两中间分划线间沿米尺测量轴的距离”。由于米制的构成比较科学,很快就为大部分国家所接受并相继采纳。由于旧中国一直处于各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各种计量制度混用,一直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1949 年中华人民国成立后,设立度量衡处,负责全国度量衡的统一管理工作。1954年全国人大批准设立国家计量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其主要任务是“负责米制的推行;计量器具国家检定;建立国家基准器;监督指导计量器具的制造修理、销售和进出口;审定工业计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