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据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球类运动”中的第三节“篮球基本技术”,重点学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具体内容包括:篮球双手胸前传球动作要领、接球动作要领、传接球训练方法等。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提高传接球技能。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3.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传球时的手腕、手臂力量运用,接球时的准确判断和位置选择。教学重点: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传接球时的协调性。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篮球、篮球场、计时器、哨子、教学视频等。2.学具:篮球、运动服装、运动鞋等。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篮球热身活动,如运球、抢断等。分组进行篮球接力比赛,引导学生注意团队合作。2.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分析传球时手腕、手臂力量运用,接球时的准确判断和位置选择。3.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4.训练方法讲解(5分钟)介绍传接球训练方法,如固定点传球、移动传球等。示范训练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5.小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进行传接球练习。六、板书设计1.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要领传球:双手持球,手腕后翻,用力向前传球。接球:双手张开,眼睛注视来球,用手指肚接球。2.传接球训练方法固定点传球移动传球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课后进行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每组至少完成20次成功传接球。2.答案:完成作业后,学生需在下一节课向教师展示练习成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篮球比赛,提高学生实战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篮球社团活动,提高篮球技能。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难点:传球时的手腕、手臂力量运用,接球时的准确判断和位置选择。2.教学重点: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传接球时的协调性。3.实践情景引入:热身活动和接力比赛的设计。4.训练方法讲解:固定点传球、移动传球的训练方法。5.作业设计:课后练习的具体要求和展示方式。一、教学难点解析1.传球时的手腕、手臂力量运用:传球时,手腕要灵活有力,后翻并迅速向前推送,手臂要协调配合,发力要均匀。教师应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力量运用方法。2.接球时的准确判断和位置选择:接球前,要观察传球人的动作和球的轨迹,准确判断来球方向和速度。同时,要根据球的落点及时调整自己的位置,用手指肚接球,确保接球稳定。二、教学重点解析1.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传球时,双手持球,手腕后翻,用力向前推送;接球时,双手张开,眼睛注视来球,用手指肚接球。教师要反复示范,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动作要领。2.传接球时的协调性:传接球过程中,要求学生动作协调、流畅,注意与队友的配合。教师可通过分组练习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协调性。三、实践情景引入解析1.热身活动设计:热身活动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做好准备。可以设置简单的运球、抢断等练习,让学生熟悉球性,提高身体协调性。2.接力比赛设计:接力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比赛规则要简单明了,确保学生能充分参与。四、训练方法讲解解析1.固定点传球:固定点传球有助于学生掌握传球的基本动作,培养传球时的力量和准确性。训练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不同距离和角度的传球目标,提高学生的传球技巧。2.移动传球:移动传球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和协调性,提高实战中的传接球能力。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移动传球练习,如跑动中传球、转身传球等。五、作业设计解析1.课后练习要求:作业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成功传接球,以巩固课堂所学。2.展示方式:学生需要在下一节课向教师展示练习成果,这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1.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