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 2024-2024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 史 试 题注意事项:1.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阻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开考 15 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2.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 签字笔书写。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 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140 分)24.在古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位于亚欧大陆另一侧的欧洲西部则普遍流行民主制度或带有民主色彩的君主制度等。其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与西方的历史传统不同B.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心理素养不同C.中国与西方的经济结构与形式的差异D.科技进展水平的差异25.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这说明齐桓公(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想要维护宗法制C.主张废除分封制 D.极力推崇法家思想26.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土司制度的这一变化进展轨迹反映了( )A.民族融合的强化 B.西南军务的强化C.中央集权的强化 D.君主专制主义的强化27.魏国李悝曾对当时的粮食产量估量说,一亩地(约当今三分之一亩)在平常年景,可以产粟一石半,……平常年景一家种地百亩所产粮食,够全家一年半食用。战国时期农业的进展( )A.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进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28.1985 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不可能为( )A.唐朝中期 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29.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载:“臣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 这反映了康有为认为( )A.应建立三权分立共和制 B.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C.君主拥有至高无上权力 D.议会与君主是国家根本30.下图是某一时期刊登的一款牙刷广告,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全面抗战爆发导致爱国热情高涨B.抗战期间民族工业进展举步维艰C.“实业救国”的思潮开始兴起D.民族企业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