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稿时间:2011-11-30 阅读次数:3)前 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进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是经济社会可持续进展重要保障和能动因素。进展的实践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发达的林业对于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统筹城乡进展,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大。“十二五”以及今后一段时间,江苏林业面临着优化林业结构,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打造生态区的重大任务;面临着落实科学进展观,推动人与自然和谐进展,建设现代化江苏的重大使命。因此, 2024-2024 年,充分发挥林业在地方经济和社会进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林业进展与社会经济进展的紧密结合,实现良性互动,实现可持续进展,成为江苏省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的核心内容。本规划是在总结回顾江苏省长江流域二期防护林建设进展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省有关文件纲要精神,以及对当前林业进展趋势和林业工作创新思路讨论的基础上,结合江苏林业进展而制定的。通过二期期间的努力和本规划提出的进展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建成江苏省长江流域防护林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使林业在推动江苏省长江流域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中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第一章 工程区基本情况一、工程区范围江苏是一个平原省,国土总面积 10.26 万平方公里。本次规划区涵盖全省 7 市 32 县(市、区),范围包括南京市: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县、高淳县、雨花台区;徐州市:丰县、沛县、新沂市、邳州市、睢宁县、铜山区、贾汪区;常州市:金坛市、溧阳市、武进区、新北区;淮安市:清浦区、淮阴区、楚州区、金湖县、盱眙县、洪泽县;扬州市:宝应县、高邮市、江都市、仪征市、邗江区;泰州市:泰兴市、靖江市;宿迁市:宿豫区、泗阳县、泗洪县。 二、自然地理概况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野生动植物等相关内容。江苏地处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西连山东、安徽,东、南与上海、浙江毗邻。地理座标为东经 116°18′—121°57′,北纬 30°45′—35°20′。地势总体上为西高东低缓倾斜,南北高中间低。地貌以平原辽阔、地势低平、河网稠密、湖荡众多为特征。平原和水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 85%,丘陵山地面积很小,不到国土总面积的5%,主要分布在省内西南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