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类节目差异性竞争 2024 年 10 月 25 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限娱令”,要求从 2024 年的 1 月 1 日起,各卫视频道在晚上的 7:30—10:00 这一黄金时间,每周娱乐节目不能超过两档。此文一出,各卫视频道纷纷调整自己的节目编排,并积极研发推出了不少新节目,以帮助求职者寻找工作为目的的真人秀就是其中之一。粗算一下,目前荧屏已经有不下十档职场类节目,央视的《赢在中国》、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中教一套与江苏卫视合办的《职来职往》、宁夏卫视与第一财经合办的《职场好榜样》都已成为品牌节目;同时还有一大批地方频道的求职节目也在复制克隆过程中,探究着属于自己的风格特征,例如成都 3 套都市生活频道的《我是谁》、湖北电视台经济频道的《天生我才》、辽宁电视台北方频道《超级面试》以及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勇往直前》等等。诸多求职节目在较短时间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无论从节目形式、舞台设计、选手问答还是功能诉求,几乎和相亲节目如出一辙,恍惚中让人感觉像是相亲节目换上了求职的“马甲”,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荧屏上,这难道仅仅是地方媒体为了“限娱令”而出的应对之招,还是求职类节目果真是电视节目进展过程中的另一次创新突破?其实,最早的求职节目的出现,是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欧美国家为解决社会失业人口问题而产 生 出 来 的 一 系 列 帮 扶 节 目 。 例 如 英 国 的 《 求 职 仙 女 》(SuperNannie),主持人通过节目帮助失业者振奋精神找工作;《学徒》(TheApprentice),团队或个人通过完成各种艰难任务来被老板选择;《卧底老板》(UndercoverBoss),公司老板假扮员工,和大家一起工作生活,从而了解员工真实思想等。各种形式多样化的节目类型为电视观众提供了一种新的体验,新的规模效应和收视热点正在逐渐形成。同样,虽然国内电视求职节目的出现并蓬勃进展,“限娱令”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催化作用,但是求职节目和相亲节目一样,其产生都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和必定性。而这种现实需求和必定性,构成了电视求职类节目与相亲节目在诸多方面存在同质化的特性。 一、电视相亲与求职类节目的同质化特性 (一)都具有强烈的背景诉求 这种背景诉求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近 6 年内 80 后的毕业生已达到 3000 万,成为就业主力军;二是西方国家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造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使得国内很多人失业返乡,滞留城市难以就业的农民工也加剧了就业供需矛盾。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