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十三五”时期,是浙江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进展,贯彻落实“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攻坚时期。水利进展迫切要求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养优良、充满活力的水利人才队伍。水利建设的重点在基层水利,这是水利行业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不少地方基层水管单位和县乡水利部门承担着大量公益性职能,工作条件极为简陋,专业人才十分缺乏,进展后劲严重不足,特别是面对大规模水利建设的繁重任务,基层水利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尤显薄弱。基层水利队伍素养不高,已成为水利队伍能力建设的“短板”。因此,目前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广阔基层水利单位从业人员的能力素养。但基层水利单位职工的岗位多在野外和山区,很分散,集中学习成本较高,各单位经费紧张,只有少部分人能得到机会。另外,基层单位人手紧、任务重,工学矛盾十分突出,加上每年从 4 月到 10 月汛期内,都要求坚守岗位,在职职工尤其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很难抽出时间脱产参加集中学习。因此在新的时期,积极探究开展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新途径尤为重要。2024 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通过互联网探究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探究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互联网+”的进展思路,无疑为破解水利行业继续教育进展困境提供了新的机遇。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继续教育平台就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实现网上授课、在线学习、自主考核、跟踪管理,具有优质课程资源共享、针对性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的优势,将极大缓解水利职工的工学矛盾,开辟水利人才教育培训的新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培训教育相结合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新模式。 一、“互联网+”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思考 1.加强规划,做好“互联网+”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顶层设计基于“互联网+”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对于“互联网+”的认识、理解和需求各不相同,因此,须加强整体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加强信息资源整合,落实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建设、应用、评估、安全、支持、保护等方面的相关制度,构建以有用为导向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网络应用环境,推行能够解决继续教育资源不足、满足学习者多样需求的应用方案。借助互联网技术改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质量,缓解基层水利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