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讨论在文学教学的可行性探究 日本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也许有人会认为上述调查结果有管中窥豹之嫌吧。但是,正如著名日本语言学家阪仓笃义所说的,文学教育之根本就在于指导学习者要关注一个问题,即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运用句子与句子的搭配或措辞的选择这样的、经过锤炼的表现方式而创作出来的,并使学习者有意识地去理解其效果[2]①。从中可以看出,老师在文学教学中是占着主导地位的,因为老师需要指导学生去品读、引导学生去理解,正像韩愈在《师说》中所说的那样,“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那么,老师如何能够正确地指导或引导学生呢?这就需要在教学法、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多下工夫探究了。另一方面,日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日本文学之前基本上也都接近于零基础。其实,这一结果是可以想象得到的。纵观我国教育事业,虽然屡屡强调教育改革,但不可否认的是应试教育仍然占据着主流地位,特别是为了备战中、高考,学生们都是努力钻研课本知识的,除了课本中选用的文学作品之外,根本无暇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据笔者所查,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中没有一篇日本文学作品,而高中课本中涉及的日本文学作品似乎也寥寥无几。等到升入大学之后,日语专业的学生又往往重语言知识的学习、轻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因此,日本文学基础薄弱可见一斑。所以,归根到底,“一”中所述问题在日本文学教学中同样存在。 比较讨论应用于日本文学教学中的可行性 发现问题之后就必须解决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呢?老实说,就目前现状来看,学生日本文学基础薄弱这一点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它既有社会因素、教育因素,也有个人因素等,可以说,诸多因素制约着它。因此,笔者在此不加以赘述。下面主要从教学法和教学内容上做以分析。 (一)教学法 教学工作是一种由老师和学生两方面共同合作的活动。如何搞好教与学工作,教学法至关重要。因此,有关教学法的讨论比比皆是。目前,教学法通常有传统教学法和现代教学法之分。所谓传统教学法,指的是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实验法和参观法。与此相对,20 世纪中叶以来出现的发现法、探究—研讨法、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暗示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和非指导性教学法被通称为现代教学法。在教学中,日本文学隶属于语言类课程。虽然各类课程在学生的学习程序与方法上具有相同的要求,但是每个领域各有其独具的进展方式。所以,教学法的选择也要根据课程而定。通常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