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比较文学学科话语研讨

比较文学学科话语研讨_第1页
比较文学学科话语研讨_第2页
比较文学学科话语研讨_第3页
比较文学学科话语研讨 一、比较文学的学科话语 “比较文学的学科话语”,实际上就是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范围和边界、内涵和外延以及相关学术法律规范等等问题,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比较文学讨论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路径和准则。比较文学虽然长期被当作一门正式学科,但其学科的正当性却不断受到学界的质疑。自比较文学诞生以来的长达一百多年的历史当中,这种 强 烈 的 质 疑 未 曾 间 歇 , 从 意 大 利 著 名 美 学 家 克 罗 齐(BenedettoCroce , 1866 - 1952) 到 美 国 知 名 学 者 华 威 大 学(theUniversityofWarwick , U . S . A) 教 授 苏 珊 • 巴 丝 尼 特(SusanBassnett,1945-),学界不断有人指责比较文学的“不合法性”。以至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世界范围内的比较文学“危机”。可以说,比较文学进展到今日,是不断从“危机”中找到“转机”的。这是各学科门类中绝无仅有的现象。美国著名学者韦勒克(ReneWellek,1903-1992)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学科的处境岌岌可危,其严重的标志是,未能确定明确的讨论内容和专门的方法论。”[1]韦勒克的这个警告,其实说的正是比较文学学科话语的问题,也就是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必须要明确的讨论内容、讨论范围及独特的讨论范式。与此相应的是,比较文学的学科危机,主要在于两方面:比较文学作为讨论方法还是一种文学鉴赏、辨析、比较、讨论的视野?大多数讨论者将法国学派的“影响讨论”与美国学派的“平行讨论”与“跨学科讨论”三大块综合起来构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基本内容和理论模式。早期讨论基本上是前两个板块为主。在法国学派“影响讨论”的框架下,下设“流传学”、“媒介学”、“渊源学”等法国学派常用并激赏的具体讨论方法;在美国学派“平行讨论”理论框架下,又细分为“主题学”、“题材史”、“类型学”、“文体学”、“比较诗学”等文学学科范围之内的讨论方法,以及“文学与自然科学”、“文学与社会科学”、“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学与宗教”等跨学科的讨论范围。随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进展,晚近的一些比较文学讨论又加入了第三板块,即所谓的“跨文化讨论”(曹顺庆先生则在其《比较文学论》等著作中将它称之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跨文明讨论”)[2]。这三大板块构筑起来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也是时下中国比较文学讨论的基本模式。比较文学的理论体系建构,无论是两个板块还是三个板块,其最根本的缺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办公文档专营+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量办公文档,欢迎选择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