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概述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内容摘要: 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革命斗争的实践充分证明,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改革开放, 不仅使我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宽阔道路, 而且为世界经济进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回首这 30 多年, 历史走出了一条清楚的轨迹: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我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 改革、 进展 一、 包产到户的实行和私有资本的产生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这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革命, 始于“文化大革命” 结束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危机局面。 一方面, 十年内乱导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政治、 思想、 组织等方面也处在十分混乱的状态。另一方面, 从粉碎“四人帮” 到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两年间, 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是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 “两个凡是” 大行其道, 成为拨乱反正的最大障碍。 要摆脱困境, 就必须彻底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左” 的路线, 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上来; 必须通过改革开放, 解除对社会生产力的体制性束缚, 结束闭关锁国状态,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来解放与进展生产力, 完善与进展社会主义制度。 包产到户的实行和私有资本的产生 1978 年安徽凤阳县农民冒死按下手印, 实行包产到户。 不甘于受奴役的农民开始自发地挣脱人民公社的桎梏, 相对于落后僵化的人民公社, 即使是小农经济也足以冲破这一束缚生产力进展的樊笼。 1979 年, 全国农村只有 1%的生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 年上升到 14%, 1981 年为 45%, 1982 年为 80%, 1983 年则达到 98%。 到了 1984 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赢得了全面的胜利, 人民公社在全国范围内寿终正寝。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束了人民公社的人身依附关系, 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成为独立的生产者, 靠耕种自己的小块田地为生。 这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为主的改革, 使农村生产力得到很大的进展, 粮食、 棉花、 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大幅度增产: 1978 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