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项目审计风险管理讨论 [摘要]文章探讨了棚户区改造项目从立项到竣工结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为保障棚户区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棚户区;审计风险;管理 棚户区改造(以下简称棚改)工作是我国的一项民生工程,关系着千千万万人民的安居问题,是保障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的一项重要举措。以广西为例,广西从 2024 年开始实施棚户区改造,到目前为止,棚改已改善了超过百万家庭的居住环境。因此,为了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确保棚改资金合理合法合规使用,有必要对棚户区改造工程进行审计。由于棚改项目完整的建造过程要经过立项、施工、竣工结算等基本的建设程序,项目建设周期长。而且,在建设过程中涉及政府、设计方、建设方、施工方、监理等多方主体,各主体所追求的利益不尽一致。以上因素会导致在审计过程中增加不确定因素,从而增加审计风险。 1 棚户区改造项目审计风险概述 风险是指发生损害、毁损、损失的可能性。棚户区改造工程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对棚户区改造工程审计过程中由于棚户区改造工程本身存在重大错报,而导致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从棚改工程的审计角度来说,这种可能性包括固有风险和检查风险。固有风险是指假设不存在相关的内部控制,棚户区改造工程本身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由于疏忽导致未发现错报,而这一疏忽会导致结果失准,并且会出现严重后果的可能性。 2 棚户区改造项目审计风险识别 2.1 立项阶段存在的审计风险。2.1.1 程序不法律规范风险。棚改项目在立项时有严格的审批程序,特别是涉及危旧房改造时程序更复杂。属于危旧房改造的,对于涉及的危旧房要确定是否属于危旧房,是否已到拆除年限,严格履行各项审批手续之后才对危旧房进行拆除,否则一旦拆错就可能遭到建设主管部门的处罚。如某棚改项目未等审批通过就把危旧房拆除完毕,结果有一栋已被拆除的楼房未被认定为危旧房,因而遭到了相关部门的罚款。2.1.2 招标清单项目存在漏项风险。一般来说,棚改项目内容包括工程主体部分和附属设施部分,性质类似房地产公司所建造的房地产项目。所不同的是,大部分单位的棚改项目由单位成立专门的棚改部门进行管理,而房地产项目由专门的房地产公司进行管理。虽然棚改部门成员中有从工程管理部门抽调的工程人员,但缺乏管理棚改项目的经验,也就难以发现招标清单存在漏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