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工作指南检查工作指南一、概述(一)开展行业执业质量检查的目的和意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建立执业质量检查制度,组织开展行业执业质量检查,是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保障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进展的重要措施。开展行业执业质量检查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首先,开展执业质量检查是行业诚信建设的在要求。近年来,国外“安然”事件和国“银广厦”事件等著名公司财务欺诈案的频繁爆发,严重地打击了社会公众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会计师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尽管公司财务欺诈案的发生有着极为复杂的背景和原因,但会计师行业的诚信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为全面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进展,重塑会计师行业的形象,恢复社会对于会计师行业的信心,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了以诚信建设为主线进展行业的战略方针,并得到了社会公众的一致赞许和业界的积极拥护、广泛参加。诚信建设不是一句口号,而应该体现在行业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加强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执业质量检查制度,要全面提升行业的职业素养和执业质量水平,把行业建设成为社会公众信得过的行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开展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是行业诚信建设的在要求,是推动行业诚信建设的重要举措。其次,开展执业质量检查是行业自律管理的客观需要。健全和完善行业自律体制,提高自律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是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建设的重要任务。行业自律作用的发挥,关键是要建立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保证独立审计准则、职业道德规等执业规的贯彻实施。近年来,中注协逐步建立了诚信档案制度、注册会计师年检制度、业务报备制度、谈话提醒制度、惩戒制度、变更事务所监管制度等一系列自律监管制度,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执业质量检查制度是协会自律监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协会自律管理的重要体现。执业质量检查制度的建立,进一步丰富和进展了协会自律监管的方式和手段,标志着协会自律管理水平和自律体制建设又迈出了重要一步。第三,开展执业质量检查,是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工作的基础。当前,我国会计师行业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多头监管。财政、审计、工商、税务、证监会等政府部门与司法机关,各自都以不同的依据,对会计师行业进行不同形式的检查、调查。多头监管、重复检查局面的产生有其复杂的原因,行业执业质量存在着不少问题是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