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的运用 目前我国对于骨科教学方面来说,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我们的骨科护理教学中,学历教育时期骨科护理知识涉及非常少,所以更应当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1],案例教学法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模拟训练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2]。本讨论主要分析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选本院 2024 年 7 月至 2024 年 3 月和2024 年 7 月至 2024 年 3 月的 108 名骨科实习护生,均女性,将其分为对比组与观察组,各 54 名。观察组中,学历本科的 10 例,大专的 24 例,中专 20 例,年龄 19~23 岁,平均年龄(21±0.5)岁;对比组中,学历本科的 8 例,大专的 26 例,中专 20 例,年龄18~22 岁,平均年龄(20.5±0.5)岁。两组护生学历、年龄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1.2 方法:对比组护生实行传统教学法,对护生进行骨科护理知识的讲解以及操作示范。观察组护生实行案例教学法:将各种典型案例导入课程内容中,老师通过案例设计核心问题,由学生围绕本案例问题到床旁直接与患者沟通,猎取第一手资料,执行过程中老师注意引导、点拨、启发,调整学生清楚的问题解决思路。其过程是老师以案例为线索,参考教学大纲的核心点,讲解临床诊断、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以及相关知识,由浅入深、有序递进、适时拓展的原则,指导护生结合实际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护生学习后的成绩,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二者,均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和较差。调查护生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包括很好、较好、较差。其中,很好:护生认为教学内容紧扣理论知识,结合专业实践,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较好:护生认为教学内容基本紧扣理论知识,大部分知识结合了专业实践,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有显著提高;较差:护生认为教学内容偏离理论知识,缺乏专业实践,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并缺乏学习兴趣。1.4 统计学方法:将本讨论所得数据纳入 SPSS20.0 软件中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对比采纳 χ2 检验,若 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学习后的成绩对比:观察组护生中学习后理论成绩优秀的为 32 名,良好的为 19 名,中等的为 2 名,较差的为 1名,总优良率占比 94.44%;对比组护生中理论成绩优秀的为 24 名,良好的为 16 名,中等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