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保险学的运用 一、案例教学在《保险学原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 保险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许多保险案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通过一些大家感兴趣的案例,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调动课堂气氛,有利于师生良好互动。例如在讲解最大诚信原则时,插入梅艳芳隐瞒癌症病情投保千万保单的案例,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梅艳芳行为的对错以及这件事情带来的法律后果。学生反响热烈,积极踊跃发言,在分析讨论中深化和巩固了当堂课的知识点。同时,老师对于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展现出的多元化的观点应该加以鼓舞,及时改进教学,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二)有助于开拓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 保险实务纷繁复杂,很多案件难以在现行《保险法》中找到清楚明确的处理依据,因此可能会出现一些有争议的案例,甚至会出现法院一审二审的判决并不相同的情况。对于此类案例,老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避开给出肯定的观点或答案,而是对案例分析的全过程进行总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发散思维,培育独立思考能力。 (三)有助于提高老师业务水平,加强自身理论素养 在课堂上使用案例教学法,需要老师在备课阶段大量搜集案例,并且对案例进行有针对性地筛选甚至加工,尽量选择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最新案例,并使案例的焦点集中在课堂所讲授的内容上。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教学能力,同时要常常关注保险业最新进展,从社会实践中搜集整理适宜案例,对教学内容不断补充、更新。案例教学有助于增进师生互动,在相互沟通中老师一方面对学生传播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吸收学生的新观点、新见解以充实自己,拓展思维,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加强自身理论素养。 二、案例教学在《保险学原理》课程中的实施步骤 (一)案例筛选 选择合适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一方面,选择的案例要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讲授的教学内容相对应;另一方面,案例要体现典型性和时效性,保险实务中可供选择的案例众多,尽量选取贴近现实生活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又因为保险法的多次修订,因此案例的选择也要做到与时俱进。我国保险业进展时日尚短,市场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各式各样的保险纠纷层出不穷,因此反面案例更加容易收集。过多的反面案例会使学生对保险业形成不良观感,影响学生对保险市场的信心,打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