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一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农家乐旅游调研报告■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根据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今年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选择了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课题进行调研。7月11日,学会组织课题组成员和相关专家赴浙江省调研,受到了中共浙江省委农办的热情接待。调研组听取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农家乐旅游的情况介绍,并赴临安市、德清县、长兴县等地深入调研。通过调研,我们深切地看到,这几年浙江省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讲话精神,目标明确、真抓实干,精神振奋、勇于开拓,成效显著、面貌巨变,机制创新、经验丰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一、围绕农村生态文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领导重视,一任接着一任干浙江省的美丽乡村建设起步于本世纪初,习近平同志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时候,针对当时农村人居环境与农民群众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不相适应的情况,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决策。习近平同志亲自部署,推动了这一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大行动。十五年来,省委、省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深入,从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起步,不断拓展建设内容,形成了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格局。历届省委、省政府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党委、政府抓好“三农”工作的“牛鼻子”,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每年召开一次全省现场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作工作部署,省委常委全部到会,会上表彰工作先进县、示范县,部署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每年还要召开一次全省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会议。会议放在农家乐休闲旅游示范村里召开,参加会议的有600多人,包括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副省长,他们全部住在村里、吃在村里、开会在村里。这样一来,参会人员有许多的时间与村干部和农家乐经营户接触,了解农家乐发展的实际情况。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之所以抓得有声有色,还在于牵头的职能部门明确,制度落实。省委和各市、县农办作为牵头的职能部门,主要管美丽乡村建设(包括农家乐休闲旅游)、农村改革和扶贫三件事。这三件事涉及到方方面面,为了便于协调,浙江省各级农办的主任都由省、市、县委的副秘书长兼任,各级农办管政策、管资金、管工作推进。我们接触到的各级农办领导谈到美丽乡村建设、农家乐休闲旅游的情况都如数家珍,对取得的成绩十分自豪,很有成就感,精神十分振奋。有这样一套班子、一套制度、一套政策和一种精神状态在,就不难理解浙江省的美丽乡村建设、农家乐休闲旅游为什么搞得这么好。(二)目标明确,分步推进十五年来,浙江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示范引领阶段(2003年一2007年)。选择村班子战斗力和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1万多个4上海农村经济2017年第11期建制村,全面推进村内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卫生改厕、河沟清淤、村庄绿化,并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五年建成了1181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和10303个环境整治村。第二阶段为整体推进阶段(2008年一2012年)。巩固提升第一阶段成果,并把整治内容拓展到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整治和农房改造,形成了农村人居条件和生态环境同步建设的格局,共对17283个村实施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第三阶段为深化提升阶段(2012年一目前)。主要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推进“四美三宜二园”的美丽乡村建设,并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和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