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造林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1 林业造林中存在的问题 1.1 林业造林规划设计不合理。目前,很多林业造林工程建设中,相关部门过分追求眼前利益,没有考虑长远问题,导致造林工程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在规划设计中,有的部门仅仅强调造林面积的扩张与造林任务目标的实现,而没有考虑造林的成活率,对生态环境与地理条件的考察并不充分,也没有重视造林的适应性,最终难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使造林效果不甚理想。1.2 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持。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林业造林工程整体起步相对较晚,在很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由于过分追求造林速度而没有控制好造林质量,使得林业造林质量控制问题十分突出。就以制度建设为例,有的地区在内容制定上没有考虑到整体规划与长远进展,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完全没有可靠的依据支持,造林工程建设并不科学,造林质量有待提升。1.3 造林队伍建设不到位。不可否认,在造林进展速度上有的地区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毕竟起步时间晚,再加上造林工程本身就是长期项目,因此,在造林队伍建设方面存在很大欠缺,造林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并不高,不管是理论水平,还是实际应用能力都存在严重不足,进而导致他们在林业造林中的作用与价值难以充分发挥,最终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1.4 资源因素影响较大。在造林工程中,初期对幼苗的选择与成活率的控制尤为关键,然而现阶段一些地区林业市场在资源方面相对匮乏,很多幼苗的质量并不高,成活率相对较低,难以满足林业造林工程的实际需求。除了幼苗供应短缺之外,林业造林工程中树苗品种没有太多选择,再加上受限于技术水平,林业造林整体质量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 2 林业造林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 2.1 完善造林计划。作为林业造林人员,应对工程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实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坚持造林原则,使造林工程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到有效控制。例如,在立地控制中,林业部门应针对林权制度变革情况,完善战略进展目标,丰富林业造林的操作形式。在种植物种的选择上,应与种植场地的设计情况进行充分考察,对种植手段加以合理运用,做到因地制宜,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全方位提升。2.2 加强造林管理系统建设。众所周知,造林工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与周期性,在巨大工程量面前,假如不对造林管理系统进行完善,造林效果必定会受到消极影响。因此,在造林管理系统建设中,应对树木质量、生产形态、防火安全以及相关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