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村庄公共治理论文

村庄公共治理论文_第1页
村庄公共治理论文_第2页
村庄公共治理论文_第3页
村庄公共治理论文 摘要:本文试图运用博弈分析框架以湘南 G 县为背景观察、分析村庄精英竞争机制和村庄政治的运行实态。作者指出,在村庄治理精英和非治理精英的博弈与治理精英系统中村支书—村主任的博弈中,由于自主机制缺位和制度供给短缺,治理精英、非治理精英、乡镇政府和普通村民四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为偏差,村庄公共治理其实处于一种“亚瘫痪”状态。因此,要变革村庄公共治理必须从四个方面入手:明晰责权,建立村支两委协调均衡机制;拓宽渠道,完善非治理精英吸纳机制;扩大参加,加强村民监督机制;法律规范政府行为,建立乡镇仲裁机制。 关键词:精英博弈亚瘫痪状态公共治理制度安排 一、讨论理路 对村庄政治的讨论是理解 20 世纪以来中国政治和乡村社会的重要路径。在中国乡村被嵌入民主化机制以后,特别是随着以村民自治为契机的“村政再造”的兴起,村庄精英在村庄政治和乡村治理视野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凸现,而从精英层面来讨论现代村庄政治和乡土社会也作为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在学界盛行,且著述颇丰。例如,王铭铭对村庄非正式权威进行了一般性考察与阐述(王铭铭,1997);樊平则对体制内精英——代表自上而下的体制性权力的村党支部(党支部书记)与代表自下而上内生性权力的村委会(村主任)——进行了“两分”,并认为处理好二者的互动关系对农村进展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樊平,1997);仝志辉、贺雪峰对村庄开展了“治理精英―非治理精英―普通村民”的三层分析与四种理想村庄的分类(仝志辉、贺雪峰,2024);金太军试图融合村庄权力结构的内部讨论与外部讨论,对村庄治理进行了“国家―村庄精英―普通村民”三重权力互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金太军,2024);吴毅则从农村村干部“双重角色”、“经纪模式”与“守夜人”和“撞钟者”的角色分析对国家与村庄的关系进行了再讨论(吴毅,2024);张正河则通过对新疆和甘肃部分农牧民的访问调查,讨论了村官、民间组织、宗族势力、经济能人等村庄精英产生的竞争和互补效应及其对村庄决策权的影响(张正和,2024),等等,这些均为我们从精英视角解读村庄政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那么,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村庄精英的竞争机制和村庄政治的运行实态到底是怎样的?村庄公共治理的效能与现状又如何呢?我国乃典型的“非均质国家”,南北东西地域形态、经济水平各异,因而我们的讨论不得不打上地域特性的烙印.。我们试图通过对湘南G县近30个村庄的调查基础上并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雏圣文化+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光临,大量办公文档供您挑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