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运用与感悟—花溪中学谢大兰、李灵通过这段时间微课的制作和使用,谈谈我在初三年级使用微课的一些感悟。现谈谈我的一些课堂模式及一些收获及困惑,与大家共勉。一、课堂模式我们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在利用。课前预习,课中集中学习,课后查漏补缺,我们是这样要求的,由于我们没有自习课,所以课前和课后的不一定能保证学生去看和学。微课通常用 10 分钟左右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凡是用过的微课都给学生(用 QQ,用微信、用 U盘让学生带回家),对于我们农民工子弟学校而言,学生的自制力和学习主动性原来就弱,我们除了课中使用外,我们还利用微机课时间和回家时间让孩子去观看微课,这样可以让大部分孩子在家能学习,能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二、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仅用了自己制作的一些微课,我们还借鉴了很多洋葱数学上的那些精彩纷呈、图文并茂的微课。通过这个过程我们知道了了微课的设计制作与进展趋势,视频长度短,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我们就借鉴了很多他们的视频,效果很好。三、制作微课时,我也有一些小收获。如: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其实手机和摄像机是最容易操作的,如:平常听数学老师说,数学中的二次函数那一部分知识特别难,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有限,老师兼顾不到每一位学生,也许某个孩子理解能力弱,没跟上老师的思路,这一部分就落下了,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采纳手机,准备好纸笔,这个时候老师就只需在纸上进行解题,解一道题最多也就用 5、6 分钟,既简单又清楚,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去看解题步骤。当然,微课程的制作是一种很费脑筋,很需要遵循科学和规律的。这也启示我们,科学就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随意,必须严谨、仔细、科学。四、困惑:1、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制作出更吸引学生的微课程?2、假如自觉性好的学生在课前学习了微课后,课上基本全部知道,而对于那些自觉性差的或者条件不允许在家学习的,他们在课堂上就会全然不知,参差不齐的现象就会很严重,这就跟老师教学带来很多困难。2024 年 1 月 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