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课程设计(论文)容:X-Y 数控进给工 作台设计院(系)部: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学 号:专 业:机械电子工程班 级: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24-10-08 摘要当今世界电子技术迅速进展,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在各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各领域技术的进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与信息处理部分。机电一体化是系统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传感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多学科技术领域综合交叉的技术密集型系统工程。新一代的 CNC 系统这类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正朝着高性能、智能化、系统化以与轻量、微型化方向进展。关键字:机电一体化的基础 基本组成要素 特点 进展趋势目 录第一章 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与要求 4第一节 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4第二节 课程设计的要求4第二章 课程设计的容 5第一节 课程设计的容5第二节 课程设计的容 5第四章 数控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 6第五章 机械部分设计 7第一节 工作台外形尺寸与重量初步估算7第二节 滚动导轨副的计算、选择8第三节 滚珠丝杠计算、选择10第四节 直流伺服电机的计算选择12第五节 联轴器计算、设计14第六节 限位开关的选择15第七节 光电编码器的选择15第六章 机床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5第一节 设计容17第二节 设计步骤17第三节 机床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21第七章 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23第八章 参考文献 26第一章 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与要求第一节 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培育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等知识进行的基本设计训练。其目的是:1.能够正确运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功能构成、特点和设计思想、设计方法,了解设计方案的拟定、比较、分析和计算,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2.通过机械部分设计,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典型机械零部件和执行元件的计算、选型和结构设计方法和步骤;3.通过测试与控制系统方案设计,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和软件编程思想;4.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应用手册、标准与编写技术说明书的能力,促进学生在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专业技能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