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学课题:《消失了的恐龙》二、教案背景:、面向学生□中学回小学、学科:科学、课时:课时、学生课前准备: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并制成信息卡片三、教材分析:《消失了的恐龙》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进化》的第一课时。恐龙的种类、恐龙的生活、恐龙的灭绝等都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它们有着令人不可思议的庞大身躯,有着令人生畏的力量,以至于人们一提起它就会产生敬畏和神秘感,同时也留下了一个个无尽的谜团学生对于恐龙并非是一无所知,本课以学生对恐龙的零星认识为基础,为他们交流有关恐龙的经验搭建了一个平台,帮助他们梳理零散的点滴知识,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本课围绕“参观恐龙展一一了解化石的发现过程一一研究化石模型”的活动顺序,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有关知识,知道恐龙化石的发现、保护过程,初步了解恐龙化石的价值,并根据已有的经验猜想恐龙灭绝的原因,培养探究恐龙奥秘和了解研究化石的兴趣。本课的重点是组织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展开研讨活动。难点是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与恐龙相关的资料。四、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根据不同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能根据学习的需要,从多种渠道查阅和收集有关资料。科学知识:、了解一些有关恐龙的知识。、知道恐龙化石是各种恐龙制品的依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关注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课前让学生先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并把这些资料制作成信息卡片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来认识恐龙模型与化石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推理、想象和交流的能力。六、教学思路:对于学生来说恐龙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指现在的网络、电影、电视、书籍有着大量的恐龙的音响文字资料,学生能听,能看的比较多,说陌生是因为在万年前,恐龙就消失了,学生对恐龙没有感性的认识。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恐龙的知识,我准备把本课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来教。第一部分:交流有关恐龙的信息,举办一个“恐龙展”。主要是课前让学生用百度搜索恐龙的有关资料,做成恐龙的信息卡片,卡片上可以有文字也可以有图片。也可以把收集到的恐龙的模型带到教室里来,在班内进行交流,并在交流的基础上认识更多的恐龙,了解更多有关恐龙的知识。激发学生了解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