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创新实验教学分析 摘要:论述了机电一体化创新实验在培育机电产品设计创新人才方面的重要地位,从高职办学理念出发,结合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特点,分析了该专业的人才需求背景,提出了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验教改思想及其改进的具体措施,充分打开学生的讨论思路,全面提高学生处理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建设;法律规范化管理 “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只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有纯技术进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旧是代替和放大的体力。但是进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能给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即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眼神,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1 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新形式进展的需要 现开设的实验中有许多已经不适应技术的进展。如微机原理实验,现在仍采纳单片机系统,在用汇编语言编好程序后,还需手工翻译成机器码输入单片机系统。这种方式不仅速度慢,出错率也高,而且出错原因也不容易推断,可能编程有错误,也可能翻译时有错误。学生在用这种方式做实验时,还必须了解如内部读写、外部读写等不同的操作指令,在输入时极易出错。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电类的基础课应以应用为主,现在其他的高校早已淘汰了这种方式,他们现在都采纳的是将汇编语言直接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直接翻译成机器码并自动运行。计算机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有错误,会提示用户,用户只需对汇编程序进行修改即可,可大大提高效率实验,学生可选做多个实验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不用浪费大量的时间在改错的环节上。 2 以其他形式补充实验,充分发挥实验室功能 鼓舞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实验室提供实验场地,实验老师给予充分配合。学生也可自行设计有创意的实验,实验室可通过预约的形式开放,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制造能力。这些新的实验形式对老师的知识结构及知识面的要求相应增加。实验老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实验中各种仪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技巧,还应熟悉相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