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B(64 学时)教学大纲(2024 年修订)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培育学生具有一定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本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应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培育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应着重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同时注意培育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掌握常用机构的基本原理、运动特性和机构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设计基本机构的能力,并对机械运动方案的确定有一定的了解;(2)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用和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设计简单机械及普通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3)具有运用标准、法律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资料的能力;(4)能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并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机械设计的一般知识。机械和机械零件的主要类型、性能、特点、应用、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标准和结构工艺性。摩擦、磨损、润滑和密封的一般知识。(2)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运动特性。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知识。机械动力学的基本原理、防震、减振的途径。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应力状态、失效形式等。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准则:强度、刚度、耐磨性、寿命、热平衡等。简化计算、当量法、试算法等。改善载荷和应力分布不均匀的方法,提高零件疲劳强度的措施,改善摩擦学性能的途径。(3)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绘制机构简图,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及工作图的绘制;查阅标准、法律规范、手册等技术资料;编写技术文件等。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1)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互换性》、《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 (2)本课程着重讨论常用机构与通用机械零件设计的相关问题,培育学生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 。为今后的各专业学习和专业课程设计奠定基础。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章次内 容总学时数课堂授课学时数实验时数0绪 论4221平面机构及其自由度332平面连杆机构333凸轮机构5414齿轮机构4315轮系336其它常用机构227机械的动力性能338机械零件设计概论5329联 接54110齿轮传动64211蜗杆传动2212带 传 动43113链 传 动2214轴4415滑动轴承43116滚动轴承4417联轴器、离合器及制动器2218弹 簧321综合实验44总学时745616 选 8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