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专业实习毕业实践讨论 摘要:专业实习是机械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工程师基本训练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本文根据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给出了同济大学机械专业的专业实习建设的要求与内涵,说明了教学质量控制要点及具体实施过程和效果,并给出了相关的教学保障过程,最后针对达成评价后所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持续改进的方案。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课程目标;教学质量控制;专业实习 一引言 在新工业的大背景下,工程科技人才是建设工业强国的第一战略资源[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自 2024 年以来我国就开始构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逐步开展专业认证工作,并把实现国际互认作为重要目标。到 2024 年 6 月 2 日,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一致同意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2]。这意味着我国本科工程教育所授学位与其他《华盛顿协议》成员所授的学位“实质等效”。在此精神指引下,同济大学机械专业经过多年建设,于 2024 年通过机械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同济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坚持先进制造和工程机械为学科进展特色,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市场定位、培育目标和毕业要求,以及工程专业认证及机械类专业补充标准要求,在征求行业、企业专家以及用人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课程体系的设计。专业实习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工程师基本训练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通过专业实习,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根据专业认证的要求,专业实习支撑如下。课程教学目标 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学习生产实际知识,巩固和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完成专业课的讲授打下一定的基础。课程教学目标 2: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在生产实际中调查讨论、观察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学习积累实际经验。课程教学目标 3:通过对我国有代表性的制造生产企业参观实习,了解本专业先进技术及进展方向、现代化企业的组织管理方式等,了解我国制造行业生产水平,增加对专业的感性认识。课程教学目标 4:结合实际动手和参观学习,拓宽视野,使学生能在社会进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到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