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自主实验教学的运用 实验教学是机械加工工艺课程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担负着培育学生综合设计和创新设计能力的任务,是机械产品加工方案设计及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关键,具有直观性、验证性、综合性、创新性等优点,对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一直被视为机械加工工艺课程中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启迪创新思维、开拓创新潜能等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传统实验教学在机械加工工艺课程中的现状与对策 现在的高职课程体系中,机械加工工艺课程中的实验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将实验教学附属于专业理论课,大部分为演示型和验证型实验。多数学生实验前不准备,实验中不动手,没有自己的实验数据,实验后也不总结,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没有主动参加的意识和动力,其结果是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育。因此有必要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改变实验教学模式,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综合管理。 2.实验教学条件限制。一方面是高职院校扩招,技术更新,指导老师缺乏工程实践知识;另一方面是实验设施简陋,无法满足现代新工艺、新技术的进展要求。因此,改善实验条件,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以及培育锻炼年轻骨干老师都很必要。 3.实验内容陈旧,实验形式单一。目前的实验大多是将原属课程的学习内容简单拼凑,实验内容缺乏新颖性、先进性和时代性特点,而且实验形式整齐划一,缺乏对学生进行完整的、系统的实验理论、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长的进展。而高职教育需要培育的是技术型(工艺、执行、控制)和技能型(技艺、操作)人才,具有鲜亮的时代性(潜在的工作)和自主性(个人兴趣),因此必须改革实验内容,开创新的实验模式,以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最终衡量标准。 4.学生认识不到位,重视理论知识,轻视实践技能,对制造业的生产特征缺乏必要的认识,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不同意深化现场仔细学习。针对这种情况,一是加强职业教育,二是改革考核方式。 二“、自主实验”教学模式的设计 高职教育“自主实验”教学模式的设计,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育为中心”的职业教育宗旨,具体体现在“学”“、引”“、创”三个字上面。要以“学”为中心,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学组织要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依据,“教法”要适应“学法”。老师的备课内容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