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文,全称是公务文书,一般是指在管理国家治理社会的实践活动中用来办理公务、有法定效力和法律规范格式的应用文。关于公文的处理,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分别于 1997 年和 2000 年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本序列的机关公文的种类、格式、行文规则、发、收文办理、归档与保密等进行了法律规范。目前,不少谈公文写作的书籍大多都以上述两份文件作为依据和蓝本。本文关于机关公文写作的有关知识也以此作为基本依据。一、公文的种类所谓公文种类,是指公文的制发机关根据公文的内容、性质、和所承担的任务而确定的行文形式和名称。(一)从内容性质及其作用看,公文大致可分为三类:1、专用公文。它是一定的工作部门在一定的业务范围内,根据公务特别专门使用的公文。如外交部门使用的文书、照会、备忘录、护照、条约等;司法部门使用的起诉书、公诉书、笔录、开庭通知书、判决书、调解书等;经济部门用的经济合同、经济分析报告、商品广告等。2、技术公文。它在教学、科研、生产、基建等领域,根据公务办理的需要使用的公文,如说明书、图纸、图表等。3、通用公文。它是机关、单位根据公务活动的需要使用的公文。如计划、总结、大事记、办法、规定、条例等。2000 年 8 月 24 日由国家院发布的《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列举了 13 种,即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和会议纪要。而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 1996 年 5 月 3 日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则列出了 14 种,即: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和会议纪要。(二)按行文方向分,公文也大致分作三类:1、下行文。即上级机关单位向下级机关单位的行文。如命令(令)、议案、决定 、通知、批复等。2、平行文。即平级机关单位、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互相行文。如函。3、上行文。即下级机关单位向上级机关单位的行文。如报告、请示、议案。公文最讲究的是“对号入座”,即根据发文目的和内容该用哪一种文种行文,就用哪一种文种行文,不能用错。比如说,向上行文,该用请示的,用了报告,发文目的就可能达不到。因为你的行文目的是请求上级批准或指示,而报告则是用来“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的文种,不允许“夹带请示事项”。而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