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实习心理学论文 1 积极心理学的起源和进展 20 世纪末,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Seligman 正式创立积极心理学。它是讨论和关注人类个体固有的力量、美德等积极因素,激发和促进个体发挥潜能、追求更好生活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此前,心理学过多关注消极因素导致的心理疾患,随着社会的进展,人们发现积极因素对人类影响更明显。因此,讨论人类的积极情绪与个性特征等,使人们生活更有幸福感,成为积极心理学的目标[1]。此后,积极心理学在欧美国家得到迅速进展。在医药领域,积极心理学同样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不断有相关文献讨论肿瘤患者、接受重大手术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等接受积极心理学干预,取得良好的成效。在临床药学本科生实习教学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有助于学生学习并使患者受益。 2 临床药学本科生实习教学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原因 2.1 学生临床医学知识不足,缺乏自信临床药学是一门集药学和临床医学基础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但本科课程设置重药学轻临床医学,导致学生缺乏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因此,临床药学本科生在轮转学习初期缺乏自信,常常出现“怕、躲、闪”问题。“怕”是因为学生有畏难情绪,害怕在跟随查房过程中临床医生提问自己不会回答或回答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临床查房过程中学生常常站在队伍最后面“躲”临床医生提问;“闪”是因为刚进临床很多学生不像临床医生一样分管患者,无法融入治疗团队,查完房后迅速离开。2.2 学习目的不明确,药学服务效果不佳临床药学本科生在查房过程中,常常觉得自己不能像医生那样给予患者实质性的治疗,出现失望、沮丧等情绪。学生查房目的不明确,积极性不高,无法为患者提供切实的药学监护和药学服务,缺乏成就感。 3 积极心理学在临床药学本科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3.1 贯穿积极教育理念,注重教学形式和内容。3.1.1 心理学案例的引入在实习教学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理念,鼓舞学生主动参加。如在讲“药历书写的思考”时老师引入“勿忘初衷”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老教授做测试题,题目是去山上砍树时正好有两棵树,一棵粗,一棵较细,他会砍哪一棵?给学生的启发是:人们往往会在各种变数中忘却了初衷,所以常常会做些没有意义的事。一个人只有心中有目标,做事时才不会被迷惑,才不能偏离正轨。而临床药学本科生深化临床一线给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就是其学习的“初衷”。再如老师引入乔哈里资讯窗理论[2]来解决药师与医生沟通问题。乔哈里资讯窗理论是博弈论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