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未成年人刑法规定策略分析

未成年人刑法规定策略分析_第1页
未成年人刑法规定策略分析_第2页
未成年人刑法规定策略分析_第3页
未成年人刑法规定策略分析 一、目前刑法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 由于我国未成年立法实行的时间较短,因此我国对未成年立法的意识也很薄弱,所以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好的规章制度。我国对未成年人的立法保护主要有以下两点:(一)对未成年犯罪主体人权的保护。未成年犯罪主体主要指的是 14 周岁以上,18 周岁以下的未成年公民。他们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已经具有一定的辨别、控制能力,但仍然不够像成年人那般具有成熟的心理和身体。所以极有可能被成年人所利用,但也正是如此,未成年犯罪主体也很有可能被感化、挽救。再加上要照顾未成年的特别性。所以目前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主体人权的保护法律原则还是坚持以教育为主、惩处为辅的原则。(二)对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未成年被害人在我国法律意义上指的是所有未满 18 周岁,且受到被侵犯公民人身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人群。明确的刑法规定有如下几条:1.在刑法第 237 条有明确规定指出,凡是亵渎儿童,把儿童作为犯罪对象的群体,一律予以最重刑法处决。2.“拐骗不满 14 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刑法第 24 条规定中能体现出来,凡是该买儿童和收买被拐卖儿童的行为都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同等处罚规定的还有刑法的第 242 条第 2 款规定,聚众阻碍解救被拐卖儿童的儿童罪和第 262 条规定的拐卖儿童罪予以同样的规定处罚。此类规定的成立,把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规定为该罪的犯罪对象,从根本上体现出对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3.刑法中第 359 条第 2 款规定的引诱幼女卖淫罪中,单独把“引诱未满 14 周岁的幼女卖淫”单独列款,并对此制定了相对应的惩处,以此来证明对未成年被害人的特别保护。第 36 条第 2 款规定中,嫖宿幼女罪,对“嫖宿未满十四周岁的幼女”与一般行为相比较,其处罚的结果更为严厉,“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罚以相对的罚金。”种种罪名的成立都是把未成年对位首要的侵害对象,并且,刑法将其作为转悠罪名规定或者单独列宽,且在考虑了未成年人的特别性上,对于刑责或从重或加重,以示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 二、刑法条例中未成年保护法存在的不足 我国现今对于未成年的权益维护是十分重视的,但是仍然有许多纰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刑法总则上的缺陷。1.量刑上缺陷。由于出于对未成年犯罪者的保护,在执行刑罚时,一般会从轻发落。在加上我国对于未成年的刑罚事实上没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使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二三四传媒+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量资料供您选择,没有合适的可以联系小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