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有关北斗卫星最全面的科普文

有关北斗卫星最全面的科普文_第1页
有关北斗卫星最全面的科普文_第2页
有关北斗卫星最全面的科普文_第3页
关于北斗卫星最全面的科普文发布时间:2024-5-7 奥卡姆剃刀国际上有一个高大上的俱乐部,它只有四个会员,却吸引了各国首脑的关注和众多顶级科学家工程师的讨论,这个俱乐部就是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四个会员分别是美国 GPS、欧洲伽利略 GALILEO、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中国北斗 PASS。中国北斗是个新会员,同时也是进展势头最猛的会员,北斗是咋回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关于北斗,学术期刊上的文章有很多了,但专业文章的术语太多,普通人读不懂,而且也不会有兴趣去读。媒体和网络上也有一些介绍性的文章,多数是彰显政府成就的宣传稿,内容比较零散,不便于读者全面了解,而且很多文章的说法并不准确,显然是非专业人士写的。科技报道不是由科技人士撰写,而是文科出身的记者捉笔,这种现象是国内科技报道的痼疾。因为专业的原因,我一直关注着北斗,而且多年通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实践,培育了我将复杂的专业问题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出来的特长。我利用了两个月的业余时间,查阅了大量公开发行的资料,梳理出了这篇全面介绍北斗卫星的科普长文。目录:1、从 GPS 说起2、美国是不是活雷锋?3、中国为什么要出北斗一代4、北斗一代为何被诟病5、与欧洲伽利略计划的姻缘6、亚太地区组网7、渔业应用急先锋8、“两客一危”与地基增强系统9、形变监测与自动驾考10、北斗二代的政府推广新思路11、国际电信联盟有了自己人1、从 GPS 说起1957 年 10 月 4 日,苏联发射了全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的空间世纪。美国对此密切关注,有一位名叫比尔.盖伊的数学家和一位叫乔治.威芬巴赫的物理学家,他们在霍普斯金的应用物理实验室里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这颗卫星的频率出现了偏移,经讨论发现是相对运动引起的多普勒频移效应。这两位科学家对此进行了实验讨论,发现假如在地面上架设多部接收机,就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的不同频差推算出这个卫星的具体位置,他们很兴奋地把这个讨论成果告诉了实验室主任弗兰克.麦克卢尔,说他们已经实现了对苏联卫星的多普勒定位跟踪。弗兰克主任当时在做海军的一项讨论,讨论内容是五角大楼如何知道茫茫大海中军舰的具体位置,听到两位科学家的汇报后他眼前一亮,既然你们能够发现卫星在哪里,假如把问题反过来,卫星就能发现你们在哪里,海军军舰定位的问题有思路了!GPS 系统就按这种思路启动了,方案中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卫星该采纳低、中、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旅传媒+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传播文化,成就未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