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动社会建设的意见为深化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党中央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现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动社会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动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 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自我完善和进展的重要任务。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动首都社会建设。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动社会建设,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进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进展的必定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定要求,是维护最广阔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定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定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动社会建设,是推动首都科学进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加快实施“人文、科技、绿色”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大战略举措。 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市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工作网络和政策体系框架;社会保障制度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民生得到切实保障和改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广泛参加赢得世人瞩目,奥运志愿服务积累成功经验,群防群治取得显著效果;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共建共享局面初步形成;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市社会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本市社会建设工作距离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动社会建设,任务繁重、意义深远。 (二)把握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仔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适应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新形势,顺应广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